5.5 城市风貌更新

5.5 城市风貌更新

经开区现状以居住和工业功能为主,服务设施和绿地严重不足。城中村、部分中小企业建设面貌陈旧,街道景观受到影响;生态敏感区保护不足,湿地边界缺乏,部分已被侵占为工业用地;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山水格局构建缺乏统一考虑,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仅停留在规划层面。

5.5.1 山水格局构建

(1)连山聚芯。保护经开区的奎山自然山体和周边生态绿色空间,并以奎山为中心构建连通滨河绿地与城市内部的景观绿廊,组织城市望山景观轴线(见图9),让山景山色渗入城市,实现“山景入城,连山聚芯”,打造山城融合的生态空间策略,提升城市景观环境。

(2)绿脉串珠。水是经开区鲜明的区域特征,依托傅疃河、崮河、沙墩河组织滨水绿化景观廊道(见图10),利用现状良好的湿地资源及其形态特征,创造类型多样的滨水开敞空间序列。

图9 望山景观轴线规划图

图10 滨水空间序列规划图

5.5.2 风貌定位分区

总体风貌定位依托经开区临水面海的自然条件,以奎山生态公园为绿化中心,以滨水景观绿化廊道、交通绿化廊道为框架,创造海洋特色鲜明、山水景观凸显、富有现代城市风尚的生态城市组团。根据片区土地使用、景观环境设计及城市特色塑造,规划确定6个特色风貌引导区,包括滨水新城风貌区、现代生活风貌区、现代商贸风貌区、临山风貌区、科技研发风貌区和产业综合风貌区。

5.5.3 绿色廊道修复

(1)滨水生态廊道。建设开放式城市滨水湿地公园,复合休闲游憩功能,形成线面结合、空间丰富的滨水景观(见图11)。维持和修复原有自然生态型岸线,重点营造生态景观,保证生态廊道的开敞性,同时设置木栈道、亲水平台等休闲游憩设施。

(2)城市休闲绿廊。结合奎山绿心打造“十”字形休闲绿廊(见图12),形成较为开阔的视野,满足居民日常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游憩玩耍等活动需求。保护原有生态,种植低矮灌木并结合配置零散乔木,同时对绿化进行人工处理,适当增种花卉,提升景观效果。

图11 滨水生态廊道规划图

图12 城市休闲绿廊规划图

5.5.4 开敞空间完善

规划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开敞空间分为连接型开敞空间与节点型开敞空间两种。连接型开敞空间主要包括滨水生态绿廊、铁路交融绿廊、香港路景观绿廊、望山景观绿廊和城市林荫道;节点型开敞空间包括奎山生态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社区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