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实施策略
2025年09月26日
4.1 实施策略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涉及的部门较多,遇到的问题种类繁杂,需要衔接的面较广,综合考虑沿线治理的可实施性,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1)各区联动,部门联动。
沿线治理和重要节点的打造可能涉及多个行政区和部门,需各区各部门相互配合,联动实施治理。各行政主体也要相互衔接,沿线涉及跨区区域,治理工作应分解,规划成果应共享,避免出现治理死角。
(2)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从保护角度看,济南近代工业主要沿胶济铁路两侧发展,因此铁路两侧聚集了较多未经发现,且具有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因此,需要摸清铁路两侧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的家底,列出铁路两侧历史建筑的清单。在后期治理和改造过程中加强对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保护控制与特色开发利用,保存城市重要记忆;延续并加强对山、泉、湖、河、城特色风貌带的塑造,增进传统与现代融合。
从发展角度看,铁路沿线两侧部分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较差,配套设施缺失严重。因此,改善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低收入人群与危旧棚户地区的住房条件,增加公共绿地、公益设施用地,淘汰污染产业、倡导低碳脱硫、推行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综合效益,成为沿线地区发展的重要方面。
(3)与改造项目结合方面。
铁路沿线分布有若干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些地区部分可能已列入省市的相关改造计划,因此本次沿线治理工作应当与济南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和相关改造项目相结合,对列入2017年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和棚户区地块以及列入2018~2020年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和棚户区地块,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治理工作更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