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态空间综合评价
(1)优势。
生态环境优良。随着可持续发展以及“林水会战”等一系列战略的深入实施,日照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能力不断增强,植树造林、水土流失的治理、生态示范区及项目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水质质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优良水平,基本保持了“蓝天、碧海、金沙滩”的整体环境优势。
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山地、海洋、丘陵、平原兼备,南北气候交汇,生物种类繁多,生态本底条件良好。近百千米海岸线上,岛礁众多,海洋生物丰富。近海海域水清浪稳,64千米优质金沙滩旅游岸线,为我国北方沿海所罕见,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钟灵毓秀,是发展休闲度假山海旅游和生态人文旅游的胜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95立方米,大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太阳能利用水平较高,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各类清洁再生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清洁生产和生态化企业招引建设成效初显,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开始起步,垃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也不断发展,循环经济显露生机。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2)劣势。
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增大。近年来,日照市处于经济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关键时期,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目前,日照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不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区域清洁能源供应、污水集中处理和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钢铁、石化、建材等高耗能与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导致结构性污染比较突出,污染物排放强度大;陆源污染和海源污染呈加剧趋势,陆源入海排污压力较大。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乡镇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也日趋加重,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农业固体废物处理、矿山开采破坏区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控制和环境监管等方面投入不足。
水资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我国北方富水区之一,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时空分布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供应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显露出来。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