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结语

6 结语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而言,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问题和困境具有普遍性。从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和更新中探索出的经验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可以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整治提供借鉴。当然,具体情况不同,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也会有所差异,应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宜的更新策略。但是,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研究印证了以下观点:更新工作的出发点是保护,应通过整治修缮、提升和利用等措施促进保护;着力点是功能空间,应打造游客满意和居民幸福的“商业—居住”空间平衡模式;重点是民生,应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关键点是利益,应借助利益驱动,引导发展利用共享;保障点是政策,应制定覆盖面广、细致明确的实施政策。

(该研究获2016年扬州市科协优秀软科学成果一等奖。致谢:《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研究》由扬州市城市规划研究院设计有限公司承担,感谢项目组崔鹃鹃、崔世锋、陈梦竺以及扬州市规划局刘流、刘雨平、朱雷婷、张菁姝、王跃云等在本文形成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Z].2008.

[2]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市老城区(明清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Z].2002

[3]刀瑞.历史街区更新与旅游发展研究:以广州荔枝湾涌为例[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3.

[4]戴湘毅,朱爱琴,徐敏.近30年中国历史街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24-230.

[5]黄勇,石亚灵.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J].规划师,2015,31(4):98-101.

[6]张孔生.扬州古城:中国休闲游目的地[Z].扬州日报,2011-11-7(B1).

[7]嵇雪华,庄建伟.提升街巷特色 彰显水城内涵:苏州古城传统街巷与地方文化的融合[J].城市规划,2014(5):46-51.

[8]薛康.历史街区保护中适应性交通规划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9]李新建,李岚.历史街区保护中的适应性消防对策[J].城市规划,2003(12):55-59.

[10]郑雁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的防火策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11):128-130.

[11]边兰春,井忠杰.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探索和思考:以什刹海烟袋斜街地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5,29(9):44-50.

[12]许皞,虞林洪,汪晓琦.苏州市古建老宅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15(4):56-62.

[作者简介]

王琛,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杨纪伟,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