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沿黄古都旅游带的范围
构建沿黄古都旅游带,首先要界定区域空间,划定地域范围,明晰其边界,遴选、确定古都型城市群的数量与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各区域得到开发的时间有先有后,文明积淀的厚薄度也不尽相同。如用整体观、长时段的视角来审视,我国文明率先孕育、发展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在这里,文明最先萌发,国家最早出现。黄河流域比起其他区域,在文明演进与国土开发上,曾长期领先。这种态势从公元前20多世纪持续到公元10世纪前后。黄河流域经历了我国早期文明与历史的辉煌,这里涌现了众多都城,积淀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当今发展文化旅游中高品位且具有垄断性的宝贵资源。
从理论上讲,凡是沿黄省(区)且曾在历史上作为国家或地方政权都城的城市,皆可纳入古都旅游带。沿黄共有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沿黄古都旅游带建设虽与自然的黄河有关,但由于沿黄古都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又无法把沿黄省(区)全部囊括进去。
城市发展旅游业,主要依托自然与文化两大类型的资源。黄河流域除秀丽山川等自然风光外,其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也是发展旅游业的显著优势。在空间庞大的黄河流域内,古都历史文化资源如同该流域内的历史化进程一样,主要集中在关中、中原、晋南与齐鲁等板块。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古都,即主要在这些场域。例如,沿黄河而下,有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等。除此之外,像山西的大同与侯马、山东的曲阜与临淄、宁夏的银川、甘肃的兰州、陕西的宝鸡、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等,也是知名的历史文化城市,曾是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或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虽然在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尚无法与前述古都相媲美,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将它们置于以沿黄古都为节点而支撑起来的古都旅游带框架下,为沿黄古都旅游提供精彩内容,使旅游带更充实、更丰满。
沿黄古都旅游带所在的核心省份,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区域,占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有利地形。沿黄古都旅游带所大致圈定的范围,是我国的腹心之地,人口密集,各种资源、要素集聚。大力推进沿黄古都旅游,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地资源优势,助推城市发展,建设富强、繁荣、文明的黄河流域,在国家战略层面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