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新秦风格建筑语言分析
秦朝只存在了15年,咸阳并没有留下任何秦代建筑的踪影。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秦代建筑进行认识,同时根据西安建设的与秦代相关的具体项目,对秦代建筑特点进行梳理归纳,以此为基础对秦代建筑进行演绎,推演出适合咸阳现代建设的新秦风格。
7.1.1 秦代建筑语言分析
总体特征:以大为美、以力为荣、古拙粗犷、雄浑质朴。
中轴对称、檐廊合院:秦代群体建筑布局最突出的体现在中轴线的运用,中轴对称的建筑能给人庄严雄伟的感觉,充分体现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单体建筑中,中轴对称的手法亦得到普遍使用,显得建筑均衡、稳定。院落与建筑之间以檐廊过渡,形成一个半开敞的、遮风挡雨的灰空间。
高台坡顶、三分立面:建筑造型以高台为主要特点,高台建筑在立面上通常分三段式,即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多用夯土夯实。
用材自然、丹墀缥壁:建筑材料一般多为夯土、砌石等天然材料构成,材料的质感突出了建筑质朴大气的特点。我国古代人极为信奉五行之说,因秦尚水德,所以“土克水”,土黄色成为最尊贵的颜色。对于红色的运用也是极为广泛的,“彤轩紫柱”“丹墀缥壁”等都能够说明这一点。当时许多重要建筑的柱、墙、台基和设施等都有要求涂成红色的。墙体则多使用白色、灰色、黄色,屋顶以灰色为主。
门窗灵活、点睛装饰:门窗装饰色彩艳丽,开洞形式灵活。秦代建筑门的形式多为不带看叶的双扇板门,门扉上有门替,多为铜质和铁质,门扇上有铺首,铺首上有兽头,口中含有门环。窗的位置则可在墙面上,亦可在屋顶上开天窗。
7.1.2 新秦风建筑现代演绎的总体思路
秦代建筑演绎为新秦风建筑不是简单的“仿秦”,而是主张“拟秦而不泥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延续历史文脉,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同时新秦风建筑是属于具有强烈的秦代烙印的中式建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秦咸阳宫内的各种宫殿建筑形式,而应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等。新秦风建筑既是秦代风韵、又具有现代建筑的形式。
7.1.3 新秦风建筑在咸阳的具体应用
建筑风格:现代风格。
建筑特色:挺拔硬朗、明快淳朴。
建筑意境:应保留秦代建筑的神态和筋骨,去其过于肥厚敦实的特征,即“取其神而瘦其形”,写意表达秦代的建筑之美。
建筑特征:三段式。体量较小的建筑形成三段式形态比较容易,而在咸阳城市建设中多数建筑为高层,其形成三段式形态的手法如下:底层应用裙房或深色调表现厚重的基础,对应建筑基座;中段表达现代新秦风元素或生态建筑的处理手法;顶部可应用坡屋顶、挑檐或生态处理手法塑造屋顶形象。
建筑色彩:根据秦文化的特征,新秦风建筑应体现朴实无华,简朴大气的特色,建议以浅灰、土黄、赭石为主导色调,局部运用朱红色进行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