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问题与展望
目前,关于屋顶绿化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植物筛选、隔热节能、蓄水降低屋面径流、基质筛选等方面,且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当前屋顶绿化还未能大面积推广,一方面是缺少公共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目前屋顶绿化的建设大都以单体建筑作为建设对象,缺乏从市域尺度的统一规划,难以体现城市景观和美学角度的意义。
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缺少市域尺度的视野,与国家提倡的绿色建筑、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等相关政策措施难以有效联系。应构建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涵盖多个学科的屋顶绿化公共政策体系,以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在城市景观方面,对于建筑单体,屋顶绿化能够优化建筑景观效果,提升建筑品质;对于市域空间,成片的屋顶绿化能够形成统一的城市空中景观,可以很好地作为地面景观带的延续。从城市空间形态的角度,将屋顶绿化景观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加强其建设、管理的研究,注重屋顶绿化的美学意义及提高城市的舒适性,分析屋顶绿化带来的心理影响,让更多人从体验上、视觉上自然地接受它,降低推广难度,以及探讨什么样的空间才是最适合和容易被居民接受的屋顶绿化空间,都是很有研究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茶英.我国屋顶花园研究进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1(6):57-60.
[2]冼丽铧,鲍海泳,陈红跃,等.屋顶绿化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2):36-42.
[3]谭一凡.国内外屋顶绿化公共政策研究[J].中国园林,2015,31(11):5-8.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5]马月萍,董光勇.屋顶绿化设计与建造[M].2版.北京:机械工业版社,2011.
[6]曾红,温庚金,罗旭荣,等.4种轻型屋顶绿化植物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J].草业科学,2016,33(6):1084-1093.
[7]秦秋婕,苏顺军,冯磊.4种屋顶绿化植物适应性及其最适基质厚度的选择研究[J].绿色科技,2016(13):216-221.
[8]周媛,郭彩霞,董艳芳,等.9种景天属轻型屋顶绿化植物的耐热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9):119-127.
[9]谭彦,崔妍,彭重华,等.5种园林地被植物的抗旱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3):203-206.
[10]张斌.不同相对湿度下几种屋顶绿化景天植物耐热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6(7):69-73.
[11]任媛媛,刘艳萍,王念,等.9种屋顶绿化阔叶植物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4):64-68.
[12]张晋英,米文精,郝向春,等.华北卫矛屋顶绿化基质筛选[J].山西林业科技,2011,40(1):23-25.
[13]张杰,李海英,侯晓红.轻型屋顶绿化人工基质配方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68-1571.
[14]周媛,陈法志,谭庆,等.屋顶绿化植物对废弃物转化基质的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844-4846.
[15]王文英,马进.圆叶景天有机生态型无土绿化栽培基质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231-233.
[16]汤聪,郭微,蔡桂芬,等.高温高湿环境佛甲草栽培基质的研制[J].草业科学,2013,30(3):334-340.
[17]史正军,范雅文.轻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013,(14):73-77.
[18]杨诚.栽培基质对3种屋顶绿化草本植物成活率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3(1):6-7.
[19]王浩,王繁,周根娣.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用作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5(7):1026-1031.
[20]陈旭彤.浙江多年生黑麦草屋顶绿化基质筛选[J].北方园艺,2015(11):71-73.
[21]吕华芳,唐莉华,孙挺,等.绿化屋顶轻量基质持水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4):223-225.
[22]哈新英,刘媛.屋顶绿化轻型栽培基质保水保肥比较研究[J].园林科技,2011(4):27-29.
[23]张华,李茂,曹金露,等.常用屋顶绿化基质材料的保水性能[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1):67-72.
[24]张华,李茂,张沣,等.简单屋顶绿化的滞蓄特性[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4):135-141.
[25]陈兴武,甘露,尹淑霞.基质深度和植被类型对屋顶绿化基质水分吸收能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3(4):624-629.
[26]项铮,储依.几种屋顶绿化形式的隔热及节能效果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S1):42-44.
[27]徐春桃.绿化屋顶与普通架空屋顶隔热特性对比分析[J].中国建筑防水,2011(7):10-13.
[28]王金海,王泽明,古晓君,等.绿化屋顶综合隔热性能影响因素实验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1,38(6):62-64.
[29]杨真静,唐鸣放.粗放型屋顶绿化隔热效果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124-128.
[30]冼丽铧,刘乾,陈红跃,等.广州市不同类型屋顶绿化温湿度日变化初步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3(1):36-41.
[31]唐鸣放,杨真静,郑澍奎.屋顶绿化传热临界温度[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35(2):100-104.
[32]唐鸣放,王东.粗放式屋顶绿化的热惰性[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36(2):84-88.
[33]肖拓,曹佩琴,魏甲斌,等.屋顶绿化降温效果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4(5):76-77.
[34]邹敏,谭兴晏,朱旭东,等.重庆市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建筑节能效益研究[J].绿色科技,2014(5):31-33.
[35]解盼,龙岳林.屋顶栽培藤本蔬菜绿化降温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14(8):58-60.
[36]庄志勇,王春梅,黄国林.长沙市城区屋顶绿化节能降温调湿效能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2015(3):85-87.
[37]刘慧慧,张高锋,黄云,等.基于屋顶绿化热工性能研究节能降温效应[J].建筑节能,2016(11):46-51.
[38]王德玲.屋顶绿化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311-313.
[39]邹敏,陈祥,艾丽皎.重庆市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4(3):31-34.
[40]韩林飞,郭建民.屋顶绿化是治理雾霾的重要方法[J].中国建筑防水,2014(11):24-27.
[41]唐莉华,倪广恒,刘茂峰,等.绿化屋顶的产流规律及雨水滞蓄效果模拟研究[J].水文,2011,33(4):18-22.
[42]魏艳萍,文仕知,谭一凡,等.重型与轻型屋顶绿化对屋面径流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1(3):1-2.
[43]李帅杰,程晓陶.福建福州市屋顶绿化及雨水收集对雨洪的调节作用[J].中国防汛抗旱,2012,22(2):16-20.
[44]孙挺,倪广恒,唐莉华,等.绿化屋顶雨水滞蓄能力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31(3):44-48.
[45]叶建军,魏裕基,肖衡林,等.初绿化屋顶对雨水截留作用研究[J].给水排水,2014(5):139-143.
[46]桂育谦,刘颖.屋顶绿化探析[J].河南农业,2009(5):13-14.
[47]高铭鸿.屋顶绿化公共政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官光星,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乌云巴根,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肖铭,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