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知音号”空间布局规划
3.2.1 码头设计
武汉五福码头是汉口江滩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码头既是“知音号”的停靠点,也是“知音号”的参观入口(见图2)。码头以20世纪20~30年代为设计建造风格,突出时代文化特色。码头集休闲、文化、创意多功能于一体,配套建有咖啡厅、书吧、创意小店、文化产品专卖店等。
图2 武汉“知音号”码头效果图
3.2.2 游轮楼层设计
“知音号”一共有4层甲板,98个舱室:一层为舞厅和酒吧,中央大厅气势恢宏,由一层贯通到二层;二层为头等舱与三等舱,每个舱室均为独立剧场,严格按照20世纪20~30年代的风格复原;三层由59个舱室组成,观众可观看,也可参演;四层为露天甲板,即亲水休闲平台,配建有城市记忆博物馆,主要展出与大汉口有关的老物件与老故事(见图3)。
图3 武汉“知音号”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3.2.3 舞台设计
“知音号”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大汉口文化为背景,故事取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大武汉,整部剧共有108个演员,演绎不同的故事,共同拼凑出百年前武汉动荡又繁荣的画面。整部剧共有6个舞台(含登船前甲板上的表演),码头和游轮均是“知音号”的剧场舞台。
码头剧场:从五福码头露天部分拉开序幕,在码头为游客设置鲜活的老码头实景体验区。码头剧场让游客穿越到100年前的大武汉,随后游客将登上大型轮船,分层移步观看武汉故事。
游轮剧场:主要舞台布置在一至三层的船舱内。一层是舞厅与酒吧,演员们在社交之地演绎着各种故事。二层是头等舱与三等舱,演员在这里是独立的个体,每个房间的摆设,都暗示了演员的线索。除了在舱室内的演员,还有在走廊内流动游走的演员。三层是游客根据“知音号”票根上标注的房间号找到属于自己的房号,这将是游客的自由空间,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极具年代感。四层是在演出接近尾声时,游客与演员都将登上露天甲板,此时游轮已行至江水中央,两岸灯火通明的高楼,一下把游客拉回到现实(见图4)。
图4 武汉“知音号”舞厅实景图
3.2.4 线路设计
规划游览线路有A、B、C共3条路线,每条路线除了观看演出的顺序不同,观看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其中,A路线:船尾入口→二层船舱→三层船舱→一层舞厅→一层酒吧;B路线:船中入口→一层舞厅→一层酒吧→二层船舱→三层船舱;C路线:船头入口→三层船舱→一层舞厅→一层酒吧→二层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