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明清风格建筑语言分析
7.2.1 咸阳明清城明清建筑语言分析
总体特征:质朴、厚重、中正、内敛。
宽窄立面、二三开间:明清建筑有阔立面和窄立面之分,阔立面一般为3个开间,多为两层,是明清城内主要存在的建筑立面形式,这种建筑立面处理较简单。窄立面因开间较小、面宽不大而得名,一般为2个开间。这种建筑在立面处理上变化较多,是为了弥补建筑在高度和宽度上的不足而刻意追求的。
坡顶挑檐、山墙砖雕:坡屋顶是明清建筑外观造型的视觉焦点,在前后檐墙起坡,多为硬山、悬山等形式。山墙顶部的不同做法和装饰则是明清城历史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山墙顶部的处理手法较多,其中以山墙顶部弧形外挑,弧底饰以线脚为主要处理方式,在山墙上用砖浮雕进行装饰,且造型手法多为高浮雕兼局部透雕,以表明这是城市中的繁华街道。
青砖灰瓦、朱色点缀:墙面以灰色为主,门窗及檐口为深红色,即建筑主色调为灰色系,辅助色为深红色,部分建筑加入黑色作为点缀色。
精致门窗、点睛之笔:明清城建筑的开窗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单个固定栅格窗和连续平开且有上下镶板的回文装饰窗,造型优美,特色鲜明。
7.2.2 明清风格在咸阳发展的总体思路
明清风格在咸阳可形成“原貌体现”“精华传承”“现代演绎”3种类别。“原貌体现”即原汁原味的表达明清传统建筑的形象,是目前大多数城市对待传统建筑的方式;“精华传承”是对传统明清建筑的形式、元素、材料、色彩、工艺等要素进行了提炼、解构,并简化运用建筑符号,形成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建筑风貌;“现代演绎”则是“只求其意、不求其形”的建筑意境,对传统建筑进行抽象、隐喻,形成新的建筑形象。
7.2.3 明清风格建筑在咸阳的具体应用
不同的建筑风貌表达方式应用于明清城的不同区域。
“原貌体现”适用于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原汁原味展现明清建筑特色。
“精华传承”适用于建设控制地带,继承传统明清建筑的色彩,简化运用传统建筑的符号,如坡屋面、挑檐等。将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的建筑结构进行融合,传达出具有历史文化的神韵。
“现代演绎”适用于环境协调区范围。对传统建筑的特点进行提炼和演化,建筑设计体现时代性而又不失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