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蓄水储水

6.2 蓄水储水

唐莉华等通过对绿化屋顶人工降雨径流观测实验和建立了描述绿化屋顶降雨产流过程的一维入渗模型HYDRUS-1D,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得出绿化屋顶具有较好的雨水滞蓄效果,10厘米土层厚度的绿化屋顶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蓄滞量可达到16.1~21.6毫米;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蓄滞效果更明显。魏艳萍等通过实验观测,对比轻型屋顶绿化、中性屋顶绿化及普通屋顶的屋面径流量、径流污染物,得出轻型屋顶绿化屋面径流中COD、SS、TN、TP浓度分别为普通屋面径流的29.3%、23.3%、74.1%、48.9%。重型屋顶绿化屋面径流中COD、SS、TN、TP浓度分别为普通屋面径流的22.6%、16.9%、63.0%、31.2%,污染程度明显较普通屋面径流轻微。屋顶绿化对屋面径流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屋面径流和降低径流污染物两个方面,且重型屋顶绿化明显优于轻型屋顶绿化。李帅杰等在对福州市屋顶绿化及雨水收集对雨洪的调节作用研究中得出,设计10~20年一遇24小时降雨情景下,屋顶绿化及蓄水前后不同等级水深(大于0.05米)的淹没范围均减小:城区东片区主干河道晋安河洪峰流量平均削减9.16%(10年一遇)、13.51%(20年一遇);城区西片区主干河道白马河洪峰流量平均削减17.23%(10年一遇)、24.15%(20年一遇);中心城区洪水平均淹没历时也缩短56分钟(10年一遇)、42分钟(20年一遇),屋顶绿化对城区的雨洪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孙挺等人在对北京城市气候下绿化屋顶雨水滞蓄能力研究中指出,绿化屋顶具有较好的雨水滞蓄能力,不同降雨条件下约有70%的降雨被滞蓄;绿化屋顶具有明显的减滞洪峰效果,不同降雨条件下,绿化屋顶均可有效的削减洪峰流量、延滞洪峰到达时间。叶建军等人在对华中地区气候条件下初绿化屋顶对屋面径流的截留作用和对单次降雨径流过程影响的研究中表明,初绿化屋面能通过截留更多雨水而减少屋面径流量,全年比常规屋面减少屋面径流量23%,初绿化屋顶对滞留雨水、延迟径流产生、延长径流时间、降低径流洪峰和减少径流总量有相应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