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生态修复
4.1.1 重要景观节点规划
结合黄河故道示范段沿线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鱼塘、浅水藕塘、石榴苗圃等,规划布置了4处重要景观节点,分别是依托现状鱼塘打造的集特色餐饮、体验垂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渔家乐节点“渔歌唱晚”;依托吕梁湖西南部、崔贺庄村现状大面积荷塘打造的以浅水藕采摘、荷塘游览为主的观光节点“映日荷塘”;依托睢宁大白村东侧千亩石榴园打造的特色餐饮、采摘体验为主的农家乐节点“红榴白村”;黄河风景路与252省道交叉口、风景路东入口结合睢宁文化的“文化广场”节点,供游客驻足游览,体验乡野风情(见图2)。
图2 重要景观节点空间分布图
4.1.2 农林配置规划
现状古黄河示范段沿线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分布少量养殖业。农业种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其中,邓楼果园位于邓楼村南部,约133.3公顷;优质稻麦示范基地位于铜山区张集镇古黄河两岸,南部涉及水口村、店西村、店东村,北部涉及吴邵村、梁堂村、城头村。店东村、店西村东南部是优质稻麦示范基地核心区,约666.7公顷;吕梁湖南侧分布有约266.7公顷的浅水藕荷塘,东南段为睢宁境内瓜田和石榴苗圃,共20公顷。
规划利用不同作物的种植搭配,创造沿线规模生态农业景观,保护水体、土壤、植被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抓住土地流转的契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民增产创收,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体验环境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议农林配置适合大面积种植,有一定种植高度,满足远观成片的景观要求;投入产出比较高,具备较好经济效益,可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适合规划区域水土条件,利于种植,能够保证一定的产量要求;满足春夏秋冬四季常绿的景观要求(见图3)。
图3 农林配置规划土地置换示意图
规划古黄河北岸配种大量水稻和小麦,借助地形及数量优势,在成熟季节可形成麦浪景观;南岸自西向东分别布置高粱、果树林木、小麦、水稻、浅水藕、石榴等,保证种植作物成规模分布,并打造南岸不同特色、不同体验的农业景观。着力打造好农田形象,规整农田,借助秋播时机,做好土地流转与土地的积零归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