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对出行方式的影响

3 碳排放权交易对出行方式的影响

碳排放权交易对于不同出行方式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时,机动车出行的成本增加,交通量会发生转移;第二阶段是随着交通量的不断转移,步行及自行车、公共交通的成本慢慢增加,而机动车出行的成本慢慢减少,直至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假定了某城市出行情景,并以此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出行的案例。为了计算方便,本文只对机动车和常规公交这两种出行方式进行选择分析,假设机动车、常规公交出行者的效应函数分别是V1、V2。从宏观层面上看,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由于成本发生了改变,效应会发生相应改变,选择出行方式的概率同样会发生改变,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概率计算如下:

其中

通过本文收集的相关数据,得到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i的特征变量(见表1)。

表1 模型特征变量汇总

首先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对交易价格(price)进行分段:Xi2=1元/千克、2元/千克、4元/千克、8元/千克、12元/千克。对出行者收入(income)做以下分段:Xi4=1表示收入0~3 000元,Xi4=2表示收入3 000~6 000元,Xi4=3表示收入6 000~10 000元,Xi4=4表示收入在10 000~20 000元,Xi4=5表示收入20 000元以上。

运用SPSS软件,将调查数据进行录入,对出行者特征变量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进行检验,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过程,得到效应函数如下:

Vi=-14.34-0.26price-0.5time+1.03income

利用上述效应模型,对不同情境下的出行者方式选择进行分析,并且分别探讨模型中的自变量交易价格和月收入对于出行选择的影响,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比对,验证预测的有效性。

(1)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对出行选择的影响。当未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时,在规定情景下,有73%的出行者选择机动车出行,利用标定出来的模型,在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碳排放权权交易后,当交易价格为1元/千克时,代入到模型中可以的得到此情景下出行者选择机动车出行的概率是68%。即在调查样本500人次中,有25人次放弃了机动车出行,选择公交车出行,其转移率为5.4%。当交易价格为2元/千克时,得到此情景下出行者选择机动车出行的概率是62%。即在调查样本500人次中,有55人次放弃了机动车出行,选择公交车出行,其转移率为11.3%。另外,预测得到的数据与本论文问卷调查的数据相比较,发现预测结果与数据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得到交易价格变化时机动车出行需求向其他交通方式的转移率(见图1)。

图1 不同交易价格下机动车出行需求向其他交通方式的转移率

(2)出行成本敏感度分析。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了机动车出行成本,那么可以得出机动车出行方式对于出行成本的点弹性,即:

其中ΔP为由于碳排放权交易造成的交通量转移率,P为在未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时机动车出行比例;ΔC为出行成本的变化,即碳排放权交易的单位价格,C为情境下的机动车出行成本18元。

根据相关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拟合,得到出行成本的点弹性公式如下:

L=0.003C2-0.154C-1.111

上面得到关于出行成本的敏感度公式,在现有机动车出行者成本下,假设出行总需求不变,机动车出行成本的点弹性为-3.204%,这就是说机动车出行成本每增加1%,选择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下降3.204%,同时,另外2种出行方式步行及自行车、公交出行的比例将共增加3.204%。

通过交易价格对出行选择的影响以及出行成本的敏感度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出行者选择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会变小,该方式交通量会向其他出行方式转移。交通量的转移会对其他出行方式的出行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步行及自行车出行的成本增加体现在随着该方式交通需求量增加,给出行造成了一定的拥挤,增加了出行时间成本;公共交通的成本增加体现在拥挤造成的舒适度减少及出行时间的增加(见图2)。

图2 弹性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