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向的城市社区更新策略

2 文化导向的城市社区更新策略

文化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全球资本再构造中,进一步商品化为“文化创意产业”。文创产业在获得信息技术的支持后,文创与资本设计产业连接。文化在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转变了形式,成为文创产业的文化商品。互联网流动、虚拟化是想象力所支持的空间再现。

因此,文创产业在全球城市体系竞争中至关重要,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创产业的培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创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的内容,且此内容的本质是无形资产与具有文化概念的,而这些内容通常由智慧财产权所保护,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呈现。我国政府对文创产业的定义为“文化、创意、科技”三者深度结合形成的产业集群,由集中生产、开发和提供文化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产业部门组成。文创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城市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

文创产业作为都市型产业,是依托都市空间而存在的。文创产业也是全球化在地方的表现之一,融合地方文化的创新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创产业空间事实上成了地方与全球实现联系与交往的特殊空间。当前各大城市的创意空间层出不穷,大多以艺术园区、创意街区的模式出现,以社区为平台的文化创意空间较少。然而,社区是体现城市创新力的重要力量。文化停留在脱离生活的高层,无法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也无法建立起城市的文化自信。社区是地方特色的根基,日常生活也是创意创新的源泉。故与社区改造结合的文创产业空间是极具生命力的。

文创产业与社区互动交融的模式在台湾的社区营造中早有实践。台湾在社区经营中加入创意,就从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加入有当地特色的社区文化创意产业,再借由创新的方式如结合创意产业园和企业的建设,结合社区的营造更新激活社区文化。我国的城市社区可以借鉴台湾的社区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经验,结合本社区的优势资源,营造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挖掘社区的宝藏,激发居民自发性地共同参与社区事务,进而带动社区的永续发展。文创产业本身能够为都市再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因此,通过文化的创造性进行城市更新有利于营造特色城市,促进创意城市的发展。

面对当前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经济问题,我国提出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李克强总理表示,我国的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提出要抓经济转型,激励创业创新。而城市社区空间就是创业创新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在社区更新中植入创意产业,可以让人民群众耳濡目染地接受创新文化,从而鼓励大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