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开发山体资源

4.2 开发山体资源

开启“城山对话”模式,实现“城观山、山观城”“靠山又见山,见山更亲山”的和谐关系。利用山体自然资源,使城市有机更新和山体生态韧性相互支撑,使城市建设与山体保护相得益彰。

4.2.1 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旅游成为居民休闲的重要方式,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的渴求,对山体生态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归乡村,享受田园风光、交融淳朴民俗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迫切愿望和减压方式,城市周边的郊区原生态周末度假成为现代城市居民旅游的热衷对象和国内城市旅游市场发展新的态势之一。

利用山体自然资源,增加山体的可达性,将山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建设绿地生态格局和生态绿廊,使居民能够享受山地带来的生态福利。

4.2.2 拓展山体相关产业体系

合理利用山体资源,以生态农林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可以适当拓展体育产业、养生产业和文化教育产业。利用山体资源,能够使山体资源的经济效益反哺山体,给予山体更完善的保护与支持。

(1)生态旅游业:采取“观光体验导入、度假导向、逐步推进,山上游、山下住”的发展思路,结合观光旅游业集聚人气快、投入低的特点,推进片区观光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片区各项休闲度假设施的完善、旅游人气集聚效应的显现,逐步推进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建设。

(2)生态农林业:打造绿色田园风光,塑造生态形象;服务高端旅游业;构建绿色、有机、生态型的现代农林业生产体系;加速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3)养生产业:构建以养生、疗养、康体、美容为主导的产品体系,打造生态型的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

(4)文化教育产业:挖掘本土文化、民俗文化、遗址文化等,给予其他产业技术性服务,形成文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