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剧院(场)产业发展机遇与困境

2 城市剧院(场)产业发展机遇与困境

剧院(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的普及,城市剧院(场)所承载的内容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和冲击,但由于剧场艺术或舞台艺术独特的现场感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呈现的,因此,只要舞台艺术没有被取代,在体验式文化消费趋势下,城市剧院(场)产业就会有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剧院(场)存在部分功能闲置、资源浪费等问题。卢向东在《中国剧场的大剧院时代》一文中对近20年来中国大剧院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推动我国大剧院发展的动力是所谓的“政绩工程”,而并非表演艺术的需求。由于我国剧院(场)建设模式与剧院(场)运营模式不匹配,缺少常驻剧团,而主要是通过出租方式运营,这就导致剧院(场)的大多数舞台机械和相关功能配置形同虚设,使用率极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此外,剧院(场)还面临演出内容吸引力不足、观众转化率低等困境。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2015年全年国内游客已达40亿人次,旅游市场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增长,而旅游演出观众人数和票房收入却连年下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观众转化率不足4%(美国纽约的观众转化率为23%),旅游演出市场持续下降和观众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旅游演出内容存在剧情单一、故事老套、创新不足,缺少新鲜感等问题。

如何破解其面临的困境,抓住发展机遇是当前城市剧院(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武汉“知音号”为研究案例,指出在文化消费新趋势下,剧院(场)应突破传统规划设计思维,在规划设计理念、规划定位、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使其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