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罗湖区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提升实施路径

5.7 罗湖区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提升实施路径

5.7.1 组织申报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先行区,争创全域旅游试点

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先行区申报工作,创新旅游业态,推进旅游小镇、旅游绿道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全方位、系统化地优化提升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提升发展,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着力打造布吉河旅游区,突出城市旅游休闲商业带、生态文化水岸、改革开放历史记忆纪念地以及时尚品牌新品发布展示体验;打造梧桐山旅游区,结合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整合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罗湖体育馆、网球中心、仙桐体育公园和梧桐山弘法寺、艺术小镇、仙湖植物园、东湖水库、梧桐山景观河、兰科基地、梧桐绿道等资源,重点发展莲塘、梧桐山、大望3个旅游小镇,营造山水相融的生态景观,打造集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祈福、体育健身于一体的梧桐山旅游区。建设莲塘集散中心,发挥口岸、文化、体育、休闲度假以及地铁便利等片区多功能的优势,增强旅游服务功能。

5.7.2 落实对旅游服务业的扶持政策,促进旅行社转型升级

发挥罗湖区旅游服务业的优势,政府须出台政策措施,才能有效地继续做大、做强、做实旅游服务业,巩固罗湖旅游服务业强区的地位,从而促进深圳旅游转型升级。引导扶持高端旅游服务供应商,包括国际旅游代理商、国内国际酒店连锁管理商的快速发展。实施入境旅游奖励政策,大力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入境旅游。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争取逐步放开出境旅游资质门槛限制,支持外资旅行社试点中国公民出境游业务。

积极引导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加快与资本市场融合对接,积极开发“旅游+商务”“旅游+美食”“旅游+黄金珠宝”“旅游+创意设计”“旅游+动漫”“旅游+美容医疗”等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到2020年,扶持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行社品牌,开发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力争每年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的罗湖旅行社在3家左右,形成一批龙头企业。

5.7.3 争取实施更加便利的口岸通关政策,完善接待体系

改进入境管理,完善接待体系,放宽面向国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观光签证条件的限制,争取在罗湖区的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3大口岸,对外国人实施144小时以上过境免签政策,并逐步实现与珠三角城市的互联互通。

5.7.4 推动落实旅游消费促进政策,提高罗湖区境内消费水平

加快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逐步由机场口岸推广至罗湖区的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3大口岸。推动设立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直销中心。争取在罗湖区各口岸设置免税商店,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金海,夏杰长.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中国旅游产品体系建设[J].河北学刊,2016,36(3):129-133.

[2]裴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8(3):7-9.

[3]王洁平.创新驱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N].中国旅游报,2016-3-3(3).

[作者简介]

王晓东,现任职于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