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城市艺术的协调统一

4.3 城市艺术的协调统一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遵循城市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这种整体性与和谐性不仅体现在其形态、功能、空间、效率上,还需要城市美学的注入和整体艺术的渲染。因此,历史街区改造要同时兼顾科学和艺术的技术策略,而艺术对历史街区的形象和声誉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城市发展变迁史证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虽然可以不断改变一座城市的功能形态,但不能保留过去,而艺术却能历久弥新,记录和展示城市永恒的魅力和价值,艺术性成为评判城市文化和质量的重要表征。因此,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一般通过街区艺术的和谐得以体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与旧、现代与历史的和谐。

其次要理性看待前卫、新奇的建筑形式及复杂的功能布局,杜绝拿来主义和外来主义,更多注重经济性、文化性、地域性、实用性与时代性的协调统一。

最后倡导新旧建筑的对话,空间功能的互通,风貌特征的协调,注重情境、意境和场景间的融会贯通,用艺术的通用语言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街区特色,从而达到整个街区乃至城市的协调统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80201)]

[参考文献]

[1]ELIEL S.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M].New York: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43.

[2]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3]李树德.创世纪:人与文化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5):4-7.

[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环境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6]徐明前.城市的文脉:上海中心城旧住区发展方式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7]苗红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管理体制选择:基于对现有模式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3):93-111.

[8]耿宏兵.中国城市更新的现状、特征及趋向[J].城市规划,2000,24(4):53-55.

[9]温家宝.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1-08-05(1).

[10]杨昌新.城市风貌研究的历史视野[J].城市问题,2014(4):30-36.

[作者简介]

辛儒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曾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孔江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