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5年09月26日
1 引言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但由于各高校实际需求不够以及缺少实践,高校后勤社会化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掀起了一场大学城建设的热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再度成为较为热门的研究内容。1999~2001年,国务院连续三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至此,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同时,部分大学城也在尝试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如上海松江大学城、日照大学城等。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在大学城建设初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城市郊区或开发区兴建的以高等教育为主体,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大学城,不但为城市增加投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节省了高校的前期建设成本,保证了教学服务质量以及办学效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原本相对孤立的大学城慢慢融入城市发展腹地,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也由大规模扩张转变为城市内部更新,高校后勤社会化相继暴露出各种问题,如学生安全(住宿、出行等),高校与城市功能融合等。目前,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如何建设,对于其产生的相应问题如何解决关注较少,缺少对于新常态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更新发展的研究。
因此,本文通过归纳以日照大学城为代表的高校后勤社会化(主要为学生生活区)发展的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城市更新的宏观背景,针对日照大学城学生生活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在《日照市大学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其重新进行梳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改造方案及规划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