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基于HUL的村落整体景观打造
每个旅游景区都有各自的定位,有的以古建筑闻名,有的以传统民居闻名,有的以当地人文习俗闻名等,而花楸村是以其完整的景观格局闻名。花楸村的完整景观格局保存是吸引游客的取胜点,因此应对其整体景观格局进行重点保护,而历史景观的保护又是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难中之难,轻微的改造和新建都容易改变传统景观风貌,影响其原真性。因此,对花楸村的旅游开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新建,要对花楸村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联合营建,最终形成一个集自然地理脉络、文化背景、文物古迹点、建成环境于一体的关联旅游系统。
5.2.1 自然环境营建
大自然与人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民族与地方的文化特性是在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自然环境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物候条件。
花楸村南、北、东面均为浅丘地带,文井江自北向东对整个平乐镇形成包围之势,西面的断壁天堑阻隔了平乐与外界的联系。花楸作为平乐西北角的门户,独特的地貌让其成为历史上古道与战事的重要关口地带。
突出花楸村整体地势格局景观和内部各个历史文化遗存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人工建设的发生与蔓延,保护山体植被与水源清洁,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严禁掠夺性的资源开发。
5.2.2 人工环境营建
人工环境指人们创建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保留花楸村以官田沟、青山堰、彭沟、石桥沟、干岩沟、闫沟、长平沟等主要山沟为中心骨架构成的东西向支状、南北纵向的村庄脉络和空间格局。对李家大院、徐家大院、桃源桥、官田溶洞等名胜古迹和优秀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并赋予其新功能,对其进行活化利用。保留保护原先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契合的道路结构与空间格局以及传统民居群体聚落、特色民居等人工环境。
5.2.3 人文环境营造
人文环境要素指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花楸村悠久的历史与浓郁的民俗风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处处体现。花楸村的许多地方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都延续至今。自古至今,花楸人民崇尚民间艺术,众多的传统文化得到演绎、发展和推广。保留并发扬花楸村千百年来居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活情趣、文化传统、工艺美术、名特物产等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补充及重现社会生活所需的场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