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论

4 结论

我国铁路遗产历经百年沧桑,在被废弃停用之后作为铁路遗产地进行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并可赋予铁路遗产新的生命。在进行保护更新之初,需要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区域范围内的遗产资源的整合、空间形态的整合以及与保护范围外城市功能上的整合,对保护规划范围内的铁路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并进行合理的再利用规划。在更新的同时应注重地域性的体现,通过传承铁路遗产的空间特征,传承地域性建筑物、构筑物界面,借鉴传统的空间格局以及培育地域文化产业等方法,体现地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曾忠忠,张波.创造活的遗产:铁路遗产概念的探讨及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新思路[J].华中建筑,2015,33(5):170-173.

[2]唐琦,陈易.浅析铁路遗产保护[J].住宅科技,2014(12):21-24.

[3]邹统钎,万志勇,郑春晖.中国线性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初探[J].世界遗产,2010(4):106-109.

[4]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17(5):85-88.

[作者简介]

万婷,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孙琴,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