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与挪威的阿尔塔岩画

1.北欧与挪威的阿尔塔岩画

北欧,包括挪威、瑞典、芬兰,分布着很多露天岩画。最初的发现是在19世纪中期的瑞典,20世纪以来,在挪威各地发现更多数量的岩画,并与海洋生物和渔猎有关。由于这些地区接近北极,所以北欧岩画有“北极美术”之称。

学界将北欧岩画的发展与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始于公元前6000年到 前5000年之间,属于写实风格。第二阶段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以凿刻为主,即运用凹槽线条刻画,风格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动物和鱼类是重要主题。第三阶段,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岩画形象完全成为抽象的人和动物。

阿尔塔(Alta)岩画,是北欧数量最多,最为密集的岩画遗迹保护区,位于挪威北部北极边缘的马克郡。它分布在5000米长的临海斜坡上,集中在阿塔菲峡湾的尽头。内容十分丰富,有人物、动物、几何图形等,描绘了狩猎、宗教、生活等场景。这些图画一方面具有纪实性,另一方面包含原始宗教意义,比如“鱼”象征渔业发达,人的形象则被认为是消灭敌人的咒符。岩石画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前后。属于凿刻式与涂抹式相结合的刻画形态。即在石表面刻出轮廓线,然后涂抹染料,其中也有直接雕刻于岩石。1985年,阿尔塔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石刻记载了当地人们史前的生活方式、信仰或仪式,大约是宗教的长者或者部落及家族的领袖所雕刻。远古时代极少数人定居在沿海,靠季节性狩猎和捕鱼为生的人们通过石刻表达与神灵的交流,实现捕猎的愿望。根据人类学的一般研究成果。人们在进行出海捕猎的时候,会聚集在这种岩石刻画的场景面前举行某种仪式,祈求狩猎成功,属于祭祀活动的一种。至今,在世界各地的沿海,依然存在这种类似的活动,并且逐渐演化成节日的庆典。每一个图案或许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后世的美术考古做出了各种推测与 认定。

阿尔塔的岩石艺术是挪威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遗产。它由四个区域的岩石雕刻和另外一个区域的岩石绘画组成,自1985年以来,又在两个地点阿斯尼斯图弗特和图利维克发现了岩画。虽然后面两个地点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目前以相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如今,总共有6000多个已注册的雕刻和绘画散布在大约100块岩面上,共约有50幅大型 画作。

可以肯定的是,阿尔塔岩画是由狩猎和捕鱼人所创造,当然,他们应该是族群中的显赫人物。岩画内容有驯鹿、麋鹿、熊、狗和狼、狐狸、野兔、鹅、鸭、天鹅、鸬鹚、大比目鱼、鲑鱼和鲸鱼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岩画还描绘了划船、打猎、诱捕和钓鱼的场景,以及人们参加舞蹈和仪式的行为。人物可能是神话或故事中的元素,但更多的是渔猎的现实场景。

在大幅的图像中可以呈现先民生活的全景图,笔者将此图命名为《野牛和渔船》(图1-1),从宏观的角度上看,这是一幅海陆共存的画面。右侧是海面,左边是陆地。海面的四只以上的渔船从右至左进发,岸上的陆地部分是野牛和麋鹿群,包括一些幼崽的跟随,它们的行进方向同样是自右向左。整个牛群与麋鹿没有一头反向行动的。这显然是一场有计划的围猎。围猎者乘船从海上登陆,有的猎手在船头就已经弯弓搭箭,一副进攻的姿态。也有的猎手已经登陆,正在制服一头野牛或麋鹿。而画面的左侧也有弓箭手的出现,与船上的猎手形成呼应关系,说明是一场海陆合围的猎牛猎鹿场景。在岩画时期,人们还无法直接描绘陆地与海洋的面貌,它是通过船和鱼,人与兽的活动进行 表达。

这一组围猎的岩画被制作成数枚挪威邮票,其中一张暗红色的邮票正是该组岩画的一个局部,船上的一人举起双手似乎在撒网。近处的野牛脚下有长方图形,可能表示陷阱。如果按照这种解释,围猎的策划十分周密,并经过长时间准备的。

于左下方的猎手,他正在与一头麋鹿缠斗。根据今天的捕猎知识,很难确定他的行为以及所使用的工具。但“麋鹿杖”是北欧民族早期的一种捕猎工具,杖也是原始服装的一部分,在旅行中使用。芬诺斯坎迪亚北部的几个岩画艺术场所发现了手杖或麋鹿头棒的刻画。在阿尔塔,它们经常与麋鹿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出现在猎熊的场面中。这些棍子被解释为仪式杖,应该是实际狩猎的重要工具。

野牛与鹿的形象存在几个难解之谜,一是有的腿脚是一条竖线作为表示,另有的画上几个叉,像禽鸟的爪子。我以为,这并非动物本身的描绘,而是猎获方式的表达,即狩猎动物的夹子将其钳制。二是牛或鹿的身体,以不同的竖线或点构成,这意味着什么?无人做出圆满解释。三是牛头的独立表达,这种造型与中国殷商的甲骨文“牛”字同出一辙。可见史前文化的异质同构现象十分普遍。

阿尔塔岩画内容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和资源基础,还反映了他们的信仰和仪式,部分还原了史前北欧地区存在的人类活动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围猎的手段,人与动物的对峙较量各有区别。如果面对肉食动物,比如熊,猎手在其身后出现。如果面对食草动物,比如牛、鹿,猎手在其前面出现。可见岩画的作者在制作岩画的时候,具备基本的捕猎经验,并且有意做出刻画和记录。

图1-1·阿尔塔岩画《野牛和渔船》

挪威另外一张岩画邮票,以湖蓝色设计印刷,截取了整体岩画的一个局部场景:冬季里的驯鹿和自然万物,暂且命名为《冬夜的驯鹿与万物》(图1-2)。挪威岩画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具有整体性,善于制造气氛。该岩画的环境是一个冬夜,因为整个画面弥漫着星星与雪花,人类与各种动物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存在,反映出北欧特殊的气候条件。

这些动物中最大的一头驯鹿,成为该画面的一个主题,在驯鹿的周边分布着野牛、鸟、树木、渔船和人类。环境刻画十分细微,树木有两种,一是落叶树,只有枝杈;二是雪松,呈塔形,皆造型优雅。人的形象有两组,一组是大人和孩子牵手而行;另一组是单人举双手,呈现欢乐的姿态,可能是一位舞者。船型极其简略,与其他生物不成比例,在此只是一种概念而已。此外,还有几种形象不能确定的事物:S型、礼物包裹型和刺猬型三种物体。近处的一只貌似“喇叭”的东西,不妨也可以看作是一盏油灯或烛台,意味着冬夜的照明。实际上,蜡烛使用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埃及已经出现。这是早期挪威人的生活场景,或是他们的迁移史。

图1-2·阿尔塔岩画邮票《冬夜的驯鹿与万物》

邮票的设计者匠心独运,他也许体味到这种冬夜的环境与气氛,从而改变了岩画原本的暗红色,却使用了湖蓝色,将冬夜的气氛表达出来。

在北欧岩画中,鲸鱼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海生物,说明鲸鱼是史前的渔猎活动的猎捕对象。鲸鱼所产出的生活必需品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初民生活所需的全部。关于鱼体的网状线条的猜测,美术考古学者曾经做过很多努力,但很难确定答案。我以为,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表达对于鲸鱼的控制与降服。(图1-3)

船在阿尔塔岩画中普遍存在(图1-4),其造型与古埃及的壁画(前2000年左右)中的船型十分相似,包括站立者的掌舵人与划桨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欧洲与古埃及之间文化传播的印记,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再至北欧。该航船岩画由14位船员组成,右侧的一位应该是领航者,左侧的一位是舵手,中间是划桨者。但是,画面并没有“桨”的刻画,反而呈现出舞蹈的姿态,这似乎属于一种航海的仪式,中间的两位船员手持器物,似乎是伴奏乐器。这幅大型船舰岩画尚不能做出准确的解释,但其船型和规模已经表达得十分 清晰。

图1-3·鲸鱼的刻画

图1-4·阿尔塔岩画中的大型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