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滨风俗画
海滨风俗画是韦尔内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海景画作品数量最多的主题。上述“篝火系列”便是这一主题的部分,或者说是最精彩的部分。之所以分开来描述,是因为篝火所表现的光线成为画家一种特殊的形式探索。
关于光线借助自然现象的妙用,最常见的是日出与日落,这个方法被洛兰用到了极致。当然韦尔内同样可以使用,比如他1765年的《日落时分的渔民在地中海港口的景色》(图6-19)将夕阳设计在悬崖的侧后,整个建筑物和树木都像镀金一般灿烂,海面的水色显得柔和,光照在近处渔船停泊和渔民家庭中,他们收拾渔具,搬运鱼筐,其乐融融,人物形象就像舞台的角色一样精彩。
韦尔内独创了一种光线的表达方式,通过海边悬崖的拱洞透光,而获得特殊的聚光效果。实际上,这种海边地形很多,比如法国的诺曼底海岸三拱门,在后来的库尔贝和莫奈那里表现得很充分。韦尔内运用了这一地貌特征,将它视为一个聚光的场景,产生舞台效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786年的《游泳女子》(图6-20),山岩自然形成的拱门恰好成为一个舞台,远处的天海与帆船成为“舞台”的布景,夕阳的余晖具备了舞台灯光的特殊效果。而人物成为这场“戏剧”的角色,浴女们躺卧站立,或在水中或在岸上,正是出浴穿衣的时候。画面的中心人物是一位立于岩石顶端、头顶鱼筐的红衣女子,这一鲜亮的色彩与特殊的身姿,成为画面的核心形象,她正在跟海岸上穿衣的浴女对话,构成两组人物的连贯。《游泳女子》是画家运用自然环境进行古典风格创作的一幅典范作品。
《索伦托景观》(Sorrento)描绘了索伦托半岛海滨的两个海岸悬崖拱门,此地怪石嶙峋,拱门之下的海面被阴影所遮蔽,阳光从背后而来,另外的一束强光从两个拱门之间洒落,将一组消闲的贵族与侍者映照得十分靓丽。为了烘托人物,画家将悬崖与海水画得极暗,加之崖石的怪异,作品呈现出一种非人间的神秘。关于悬崖拱门的背景表现,在许多作品中可见,比如1748年的《夕阳下平静的海》(Calm Sea with Setting Sun)等。
《地中海沿岸渔夫与他们的渔船》(A Mediterranean Costal Scene with Fishermen Bring in their Boats)主要表现渔夫的劳作,远景以悬崖和古堡为主,但体量较小,作品描绘渔夫和渔妇们的劳作,是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
1757年,韦尔内画了四幅系列组画,题为《一天四时》(Four Times of the Day),描绘了一天中的四个时段,分为《早晨》《中午》《黄昏》《夜晚》,主要表现渔家的日常生活。
在很多海景画的作品中,画家有意表达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间的融洽状态,作为18世纪的法国,市民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又迫于宗教改革,统治者希望缓解矛盾,韦尔内长期以来接受皇室与贵族收藏家的定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两个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1776年的《海滨》(图6-21)表现两位贵夫人跟渔夫之间的交流,坐在礁石上劳作的渔夫们显得那么自然从容。
图6-19·《日落时分的渔民在地中海港口的景色》(A Mediterranean Harbor Scene at Sunset with Fishermen),1765年
图6-20·《游泳女子》(Les Baigneuses),1786年
图6-21·《海滨》(A Sea-Shore),1776年
图6-22·《艺术家和家人在日落时分的地中海港》(Mediterranean Harbor at Sunset with the Artist and Family),1788年
作于晚年的《艺术家和家人在日落时分的地中海港》(图6-22)也是一幅运用岩石拱门的作品,不过,画家将拱门作为远景处理,艺术家夫妇在左下角的石砌码头上观察环境,渔夫们在忙碌收网和停泊。与此对应的是对面悬崖顶端的三位男士也在观察地形,他们似乎在策划着什么。画面的精彩之处是悬崖之下的拱门透出了夕阳的余晖,两位赶路者正在穿过拱门。远景的人物刻画是韦尔内的重要绘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