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兰画派:彼得·勃鲁盖尔的寓言画
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是欧洲西北部水陆交通中心,工商业繁荣,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尼德兰画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彼得·勃鲁盖尔作为尼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弗兰德斯艺术世家的一员,家世显赫,跟随彼得·库克·凡·阿尔斯特学习绘画,是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具备深刻的思想性和幽默感,以其艺术家的独立高度审视社会与人生,发现他们的荒诞存在。所以他有一个绰号“滑稽的勃鲁盖尔”。
在勃鲁盖尔的创作中,有一系列海洋题材的绘画,包括彩画和版画,其中有海战、神话、海景画和讽刺漫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勃鲁盖尔继承前辈大航海时期的传统,将海洋绘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勃鲁盖尔的贡献在于独立的表现接近“海景画”的作品,这在文艺复兴时代是罕见的。那还是一个以神话与宗教题材为创作题材的时代。似乎没有比较完整的海景画,丢勒画过威尼斯的水彩画,只是一幅小品,图片记录而已。勃鲁盖尔就不同了,1568年的《海上风暴》(图4-19)与《安特卫普海景》(Seascape with a View of Antwerp)足以表明画家将海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绘画主题。
《安特卫普海景》是一幅版画作品。安特卫普是尼德兰重要的港口和文化中心,位置在今天的比利时西北部,也是尼德兰画派的代表凡·代克的故乡。安特卫普在欧洲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故事,所以画家专门描绘它的景观。作为海景画,在那个时代,难得有这样细致地刻画波浪汹涌的景象,大片的空间留给海面,帆船和港口建筑只是作为远景 处理。
1568年的《海上风暴》是一幅独立的并带有象征色彩的海景绘画,暴风雨的来临,使得天空和海面变成了暗红色,当然,这里面或许会有作品年久而造成的颜色变化。天空乌云蔽日,海鸥翻飞,海面上的行船被狂风吹得满帆,勃鲁盖尔喜欢在海中画一条大鱼,正张开大嘴,似乎要吞下一艘三桅帆船。
图4-19·《海上风暴》(Storm at Sea),1568年
图4-20·《那不勒斯湾海战》(Naval Battle in the Gulf of Naples),1560年
勃鲁盖尔称得上是海景画走向独立的关键性画家,但是,画家毕竟无法超越时代,他的海浪表现技法显然还不成熟,海鱼的出现带有神话的痕迹。
作于1560年的《那不勒斯湾海战》(图4-20)是一幅重要的作品,因为它属于海洋题材的现实内容,更接近于海景画。15世纪末的那不勒斯海战,是意大利神圣同盟军与查理八世之间在那不勒斯海湾进行的一次战役。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率法军3万人进入意大利。次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威尼斯和米兰结成神圣同盟,在那不勒斯海湾开战。1495年2月22日,神圣同盟击败查理八世的海军。画家描绘了海战的全景图,战舰在圆形港口的外围进行着激烈的交火,小型快艇在大型战舰当中穿梭。从作品的局部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画家对于战舰、码头建筑以及海水的刻画是相当精细的。画法与之后的荷兰海事绘画十分接近。
勃鲁盖尔所表现的以海洋为背景的神话和宗教主题,比较同时代的画家,海洋的面积大得多,气氛要强烈得多。而且带有深刻的讽喻意义。这是勃鲁盖尔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难以企及的。
大约自1556年开始,勃鲁盖尔的绘画主题从批判国民的狂妄和愚蠢,转换为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在勃鲁盖尔看来,人类没有什么美德,而是罪恶和愚蠢的载体。所以,死亡不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也是罪恶的终结。这是1563年所作《死神的胜利》(The Triumph of Death)所隐含的寓意。当然,谈论这幅作品还在于画家将这场残酷的杀戮场景放置在海边,作为远景处理。因为古代欧洲的战争,经常从海岸登陆开始。
作于1558年的《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图4-21),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伊卡洛斯父子的故事,伊卡洛斯与父亲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制造的翅膀逃离克里特岛时,忘记了父亲的警告,飞得太高,强烈的阳光使封蜡融化了,羽翼散落,坠入大海中。父亲为纪念儿子,将埋葬伊卡洛斯的海岛命名为伊卡利亚。
画面分为一半陆地,一半海洋。前景的农民推着犁和马,另一位牧羊人正在边放羊,海边的礁石上有一位捕鱼的渔夫。不远处还有一艘大型帆船,正在扬帆启航,而伊卡洛斯正跌落在大海里,两条腿在空中挣扎。画面中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伊卡洛斯的悲剧,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印证了尼德兰的谚语:“人不会为垂死的人停止耕作。”伊卡洛斯,一个曾经如此接近太阳的人,就这样在无人察觉,无人关心的情况下消亡了。画作前景的岩石上放着一把刀剑和一副马镫,欧洲谚语“刀剑需要智慧的双手”,暗示了人类的无知与麻木。勃鲁盖尔的批判精神成为作品中最具价值的东西。
画作还有另外的一个油画版本,场面比较这个流传较广的版本要更加乐观,伊卡洛斯父子二人在天空中飞翔,但儿子飞得更高,已经接近太阳,身体变得朦胧。农夫、牧羊人和渔夫依然存在,构图显得更加平稳。这或许是更早的版本。
时隔三年之后,画家再一次创作了这个主题的版画《三桅船与天空中飞翔的戴达罗斯和伊卡洛斯》(图4-22),画面几乎被一艘巨大的帆船所占据,船帆高挂,全速前进。而伊卡洛斯父子翱翔于天空。太阳的光芒四射,伊卡洛斯已经开始坠落。这是从另外的一个场景诠释画家的观念。由于这些作品将海洋元素表达得充分,在神话外表下的社会批判是作品的思想,而外观的视觉感受却成为一幅完美的海景画。
为什么勃鲁盖尔不断地重复创作这一主题?画家对于伊卡洛斯父子的命运以及俗人的麻木状态刻骨铭心,其画作正是借神话原型揭示社会与人性残酷的一面。
1562年《两艘战舰之间的战争》(Man of War Between Two Galleys)表现人类大规模海战的荒诞。1563年著名的《通天塔》(The Tower of Babel)是取材于《圣经》的一幅讽刺性作品。描绘诺亚后代修筑通天塔而遭到上帝阻挠,以失败而告终的闹剧与悲剧。其中的海景部分尤为精彩,描绘了各种运输工具在海面上的劳作。《提比利亚海中基督出现在使徒面前的风景》(图4-23)作于1553年,画作是《圣经》题材,但可以将它作为一幅完整的海景画来 看待。
勃鲁盖尔从民间谚语和传说中选取题材,寓严肃的主题于风趣的表现中。这变化反映了他对尼德兰社会问题的关心,其作品如铜版画《大鱼吃小鱼》(图4-24)对世道人情进行讽刺,或隐含对西班牙的暴虐统治的抗议。
西班牙统治加速崩溃也为画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568年的尼德兰动乱宣告了特权阶级的瓦解。虽然他继续接受西班牙高官的订件,但随处都受到暴行的威胁,他晚期的作品中便反映了这种不安。勃鲁盖尔道德性说教画向来带有的幽默突然变成了痛苦和失望,画面似乎成了愚行肆虐的世界。
图4-21·《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1558年
图4-22·《三桅船与天空中飞翔的戴达罗斯和伊卡洛斯》(Armed Three-Master with Daedalus and Icarus in the Sky),1561年
图4-23·《提比利亚海中基督出现在使徒面前的风景》(Landscape with Christ Appearing to the Apostles at the Sea of Tiberias),1553年
图4-24·《大鱼吃小鱼》(Big Fishes Eat Little Fishes),15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