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绘画(荷兰时期)

1.前期绘画(荷兰时期)

小威廉的绘画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主要的分界线是1673年他离开荷兰,为英国皇家服务,分为前后期。在荷兰时期,为了叙述的方便,可以再分为17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两个时期。17世纪50年代,小威廉只有20岁左右,1650年的作品,画家的年龄只有17岁,还能够看得出一些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早期绘画的痕迹,那种幽暗的灰色调子,大量中间色的运用。到了17世纪50年代的后期,画面逐渐明亮起来,画家敢于运用明亮的色调,将海洋强烈的光线表现出来。

《狂风中的荷兰船舰与小舟》(图5-16)是画家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画面通过倾斜的船身显示狂风来临时刻的船舰,远处的大型战舰由于风帆未能来得及收拢,几乎要侧翻的样子,荷兰的旗帜在风中飘舞,舰队的徽章在船首,大炮隐约可见。近处的小渔船反应敏捷,已经收拢风帆,航行平稳。画家描绘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通过两船的比较,表现海上气候的变化。

图5-16·《狂风中的荷兰船舰与小舟》局部,1658年(潘煜翻拍原作)

如果面对原作,就会发现主桅杆的旗帜上有小威廉的签名。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在签名上有共同之处,早期的绘画不署名,这与画家的地位有关,但中国绘画在元明时期形成署名的时尚,这与文人画的兴起有关。西方绘画署名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但这种署名十分隐蔽。公开署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直到印象派时期,画家的署名经常十分显著和个性化。

小威廉前期的代表性作品是关于荷兰海军的纪念性活动和海战场面,作为一位宫廷画家,这是他的神圣职责。《在1966年6月11—14日“四天战斗”之前组建荷兰舰队》(The Dutch Fleet Assembling before “the Four Days” Battle of 11—14 June 1966)作于1670年,这幅作品在前景中展示了两艘阿姆斯特丹海军的主力战舰:左边是“利夫德”号,一艘装载70门加农炮的战舰,船员们忙着把半起锚靠在船身的一侧,而其他人则在争先恐后地展开前桅;与此同时,右边的“金狮”号已经开始执行任务,船尾有两个背靠背的狮子徽标可供辨认。

从17世纪60年代到1673年小威廉跟随父亲赴英供职之前,画家开始描绘一些海战题材,这说明他已经可以承担一些重要的绘画任务。在这些画作中,他真实地记录了英荷在海上进行的战斗,成为那个时代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前,这些画作担负了这样信息承载,作为海军的画师,小威廉充当了图像记者的身份。所以,有一些绘画的标题是很长的一段纪实性文字。1670年,他画出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

《米切尔·德·鲁伊特肖像》(Portrait of Michiel de Ruyter)作于1667年,米切尔·德·鲁伊特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的海军上将,英荷战争期间的海军总指挥。他最著名的战役是1667年的麦德威战役,给予英国海军以沉重打击,从而结束第二次英荷战争。小威廉的此幅作品描绘了这位“海上杀手”的英武气概,他站在海边的阳台,胳膊放在一台地球仪上,表明称霸世界的雄心。

《被俘的“雨燕”“七橡树”“忠诚的乔治”和“公约”号通过戈雷盖特带来》(图5-17)、《1666年的“四天战斗”后,被俘的“王储”号被带到荷兰水域》两幅作品均作于1666年,描绘的是第二次英荷战争,双方为争夺北美的殖民地而战,时间在1665年至1667年之间,以荷兰胜利而告终。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失败后,扩充海军势力,至1664年,已拥有100余艘大型战舰,在火炮和战术上都有改进。战场主要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画作描绘的是在第一阶段作战中的一个场面。所谓“四天战斗”,是英荷海战中最长的一次战斗,从1666年6月1日至6月4日,战斗的起因是英国为抵御来自法国的挑战,将舰队分为两路,遭遇到拥有84艘战舰的荷兰舰队,在开战的四天时间里,英国皇家海军攻击被俘或沉没战舰23艘,成为英国海战史上罕见的惨败。在画作里,小威廉以英国主战舰“王储”号被俘为主题,从侧面表现了胜利者的姿态。蓝天白云,一派凯旋的气氛。相同的主题绘画还有《在四天战斗中“王储”的投降》(图5-18),《大炮射击》(图5-19)。1670年,小威廉绘制了多幅关于第二次海战主题的作品。

1670年《英荷战争中的海战》(图5-20),描绘第一次英荷之战的场面,英国战舰体量巨大,火炮强烈,而近处的荷兰战舰低矮,处于挨打的状态。画面中的英舰火炮喷射,冒出白烟,荷兰战舰中弹起火。远处的双方战舰也在交火之中。海战场面极其壮观。

《1671年5月18日在布吉亚的航运袭击》(图5-21)记录北非的布吉亚海域船队受到袭击的场面,这仅是第二次战争结束之后的时间,但海上争霸的摩擦不断。

《1665年8月3日在卑尔根的行动》(Action at Bergen,3 August 1665)记录了第二次英荷战争的一个场面:卑尔根海战,发生在挪威的卑尔根港口。起因在于英国舰队谋划袭击停泊在卑尔根港口的70艘荷兰商船,因为这只船队载有大量的金银,如果截获,就会解决英国的军费开支。结果为荷兰击退。画面表现了处在港湾中的荷兰商船开炮回击英国战船。《1667年7月6日在马提尼克岛对法国船舰的袭击》(图5-22)是一幅海战的全景图,描绘海湾中的一场近距离海战,两军战舰炮火齐发的场面。

海战的场面往往大同小异,画家为了更好地区别每幅作品的特征,往往采用了色调的大幅度变化,有的画面是蓝色基调,有的便用褐色基调,表现火攻的场面则用红色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