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宗教里的海景

2.神话与宗教里的海景

作为一个海滨长大的画家,对于海洋怀有特殊的感情,他的海景画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运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恩索尔的风格是印象派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一种融合,特别早期的作品,印象派风格相当明显。为什么说他是三者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印象派?印象派的绘画,虽然消除物象轮廓和结构的精准与清晰,但它讲究主题与形式的雅致。恩索尔的绘画不同,即便是早期的东西,依然表现出一种混乱与色彩的光怪陆离。

恩索尔的海景画里几乎找不到天空、海洋与海滩的明显分界,他的码头建筑以及船舶也很不清楚,如果不是标题的说明,读者很难确定形象。1880年的《彩虹》(The Rainbow)描绘出漫天乱云,而彩虹却是那么微不足道。同期的《码头》(The Pier)无法分辨码头的任何装置。1938年《海洋》(Marine)描绘海洋的全景图,海面与海滩由横向的色条组合,白色的笔触呈现海潮拍岸的景象。恩索尔画过多幅以《大海》或《海景》为题的作品,均是昏暗的天气,将天、海与岸分割成色彩略有差异的横向色块。

图17-14·《基督平息风暴》(Christ Calming the Storm),1891年

图17-15·《海妖的召唤》(The Call of the Siren)

跟许多古典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一样,恩索尔喜欢宗教和神话题材的绘画,1891年《基督平息风暴》(图17-14)是历代画家经常描绘的一个题材,包括德罗克洛瓦的《耶稣在加利利海上》,都是描绘耶稣在风浪中的镇定自若。恩索尔的作品更加夸张,画家将天空的狂风与云层描绘成倾倒的巨浪形态,将航船包围,无路可逃。而白衣的耶稣稳稳地站立在船头指引航向,他的头上被光环所萦绕。此前的1883年,恩索尔画过《耶稣行走在海上》(Christ Walking on the Sea),在苍茫的海面上,出现了彩虹。耶稣的形象十分微小且模糊,但他挥手的方向,正是彩虹升起的地方。恩索尔对于人类社会的批判与嘲弄,几近绝望,如果他还心有不甘,那就是对于上帝的寄托。

《海妖的召唤》(图17-15)将希腊神话的寓意引入到现实生活。所谓“海妖”是神话里的塞壬,她以优美的歌声诱惑船员在航海中出现事故。画面中的“塞壬”在海中伸出了双臂,一位入迷者从更衣室中走下阶梯。这个作品完全是在隐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