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话中的海

3.神话中的海

勃克林创作了大量神话题材的绘画,大多与海洋有关,将神话人物与海洋景观结合在一起,寓意也更加诡秘。他似乎与读者进行一种谜语猜度式的交流。

《普罗米修斯的景观》(图16-20)作于1885年,他奇迹般地描绘了海边的群峰,沉重的黑暗和连绵的山峦,普罗米修斯的躯体已经化为山巅的巨大岩石,他的手掌深陷在山崖中,肢体融入山体的阴影,因为传递火种而遭受的惩罚已经成为历史。这种壮举通过悬崖的松林、巍峨的山峰以及大海冲击山崖的巨浪而获得渲染。黑夜的尽头露出一抹光亮,象征着火和黎明的曙光,虽然黑夜漫漫,毕竟有了光亮,照在近处的山崖和海面,像舞台的追光一样通亮,这是勃克林对自然规律和英雄主义的礼赞。

关于人鱼特里同和美人鱼的故事,成为勃克林的一个创作题材,从这里他探索人性的狂欢状态。作品包括《特里同背着仙女》(Triton Carrying a Nereid on His Back)作于1875年,特里同是海神波塞冬和海后安菲特里忒的儿子,他生活在海洋里,给船员指明地中海的方位。画作描绘的是特里同让一位仙女骑在他的鱼背上,手持木浆划水,两人对视而行。海洋成为爱情的孕育地。

图16-20·《普罗米修斯的景观》(Prometheus Landschaft),1885年

当然,勃克林也表现了另外的一种情形,狂欢中的肆虐。创作于1883年的《海浪中的嬉戏》属于同一题材,画面描绘了在海中戏水的美人鱼和猥琐的海神之子特里同。画中人物与8年前的创作完全不同,特里同头戴花冠,面色绯红,像一个醉汉,满脸洋溢着色情的笑,而美人鱼却流露了惶恐。在他们的身后,出现了人面马身的伊克西翁,他在神话谱系里出了名的好色,而两位女神正在海中做出诱惑的姿态,反将伊克西翁搞得六神无主。这样的一个场景,暗示着人类社会情感和欲望的荒诞。

《特里同和奈莉德》(图16-21)是画家第三幅这一主题的创作,奈莉德是希腊神话中对50位海洋女神的统称,她们经常骑着海豚出游在海面上,勃克林充分表现了这位海洋女神斜躺在海豚脊背上的放纵姿态,而特里同背靠着她,吹起了他的法器海螺,两人共同陶醉于这样快乐的时刻。

跟历代的艺术家一样,勃克林画过《美和爱的女神维纳斯》,描绘她从海上升起的形象,温柔优雅的维纳斯婷婷立于茫茫海中,天使为她撑起海蓝色的轻纱,画面简单但耐人品味。

勃克林的神话题材是在寓意人类社会,特别表达人类爱欲的种种情态,这个时候,海洋就成为浪漫故事的最佳滋生地。

图16-21·《特里同和奈莉德》(Triton and Nere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