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瓶画中的航海与海洋

第二章 古希腊瓶画中的航海与海洋

位于爱琴海沿岸和岛屿上的古希腊艺术,因为时间的久远,遗留下来的造型艺术大都是建筑遗址上残缺的湿壁画和后世发掘的雕塑,完整的绘画是极少的,独立的海洋形象更是罕见。唯一能够独立且完整保存的绘画艺术是瓶画。

所谓瓶画,即绘制在陶器上的图案或图画,实际上,这些陶器的规模与用途各有不同,为了翻译和叙述的方便,便统称之为“陶器”,或者“陶瓶”“陶罐”。而对于其中的图画,称其为“瓶画”。

陶器在古希腊主要用于装灌三种液体:水、酒和橄榄油。但后来随着器形多样和瓶画的精致,开始用于竞赛中的奖品,成为奖杯的来源。当然也在各种祭祀、礼仪和社交场合现身,逐渐演变为文化角色。

考古发现的陶器最早可以追溯到爱琴海文明直至青铜时代的后期,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到前数百年之间。早期的陶器以图案为主,或绘有简单动植物。公元前8世纪,即被称为希腊几何陶器时代的晚期,人物形象才进入陶器的绘制。我们所见到的瓶画,大多是这个时代之后的作品。

公元前700年,在科林斯首先发展出黑绘技法,之后引入了雅典,人物为主角的叙述场景开始出现。画师们在公元前6世纪的后期,开创了红绘技法。

古陶器的色泽大致由黑红两种颜色所构成,黏土中的矿物质在加热之后就会呈现出黑色或者红色,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是相似的,被称为黑陶与红陶。后期还有白陶,但未能发现与海洋有关的图画。

佩得利《希腊艺术与考古学》[1]叙述了雅典陶器的烧制工艺,首先是“炼泥”,其次在转盘上成型,装饰绘画由此开始,画工使用一种特殊的泥釉进行绘制,里面含有从金属提取的颜料。在烧制过程中掌握温度,有氧烧制和无氧烧制的轮换,使得陶器呈现需要的黑色或红色。因此,黑红的色调贯穿了整个希腊瓶画。

陶器作为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存在于各民族的古代遗迹当中。主要表现在器形与纹饰两个方面。关于纹饰,大致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抽象的图案,尽管这些几何形的线条无法构成具体的物体,但依然是自然物的一种概括,比如研究者将它们称为:水纹、云纹、山纹、网纹等,当然也有许多无从解释的纹饰,毕竟初民的生活环境已经十分遥远了。

第二种形态则是现实物体与生活的真实描绘,甚至可以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这种陶器的绘制装饰被称为“瓶画”,以古代的希腊为代表。由于其绘画的精细,创作的时间投入之大,作者造型专业水平之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陶器的装饰,而是将陶器作为一种绘画载体,与其共同构成艺术作品。

当然,我们做出这样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中国的彩陶当中也会出现具象的表达,尽管比较简洁,比如《鹳衔鱼和斧》的造型,但属于个别的。与此同时,希腊的瓶画里也会出现一些纹饰,作为主题绘画的陪衬。

不妨将彩陶与瓶画的艺术价值做出这样的概括和区分:彩陶的绘制的主要目的在于装饰,以此增强陶器的美观,成为实用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早期的交易,当然有利于贸易。换一句话说,纹饰的主要意义是为陶器的制作与交易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