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的印象派海景画

二 丹麦的印象派海景画

1870年前后,北欧的艺术家流行游学巴黎,他们似乎认识到自己的故土远离世界现代艺术中心,只有到巴黎去看一看,才能开阔视野,获得一个自我定位,一句话,他们在寻找出路。来自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的画家纷纷到巴黎拓展自己的绘画技法。在格雷兹(Grez-sur-Loing)的小村庄里,有一个艺术部落,在这里居住过许多成名或将要成名的画家,包括劳瑞兹·图森、佩德·塞维林·克罗耶、爱德华·蒙克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还分布在朱利安艺术学院和克拉罗斯艺术学院,这里面有尼尔斯·克鲁格、安娜·安切尔、玛丽亚·维克,十分有趣的是,他们师从的导师正是擅长海景的壁画家皮维·德·夏凡纳。

卡尔·麦德森是一位丹麦的艺术史学家兼画家,他在巴黎居住期间,参加了第二届印象派的画展,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发表了十分激烈的批评意见。然而,几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在1882年10月22日的《每日报纸》撰文说:“诚然,这场运动从许多方面来讲都太自信,太现代了。尽管如此,又因为它的规模太大,太过重要,而且在近年其影响力更加巨大,所以你又不能小瞧它。”[6]麦德森对印象派的风格做出了简略的概括:冷色调、蓝阴影、日本风格、照片式构图、粗略的形状。这种表面化的总结,基本符合印象主义的绘画特征。

1885年,克罗耶、利伯曼、埃德费尔特以及18位不同国籍的艺术家,在乔治·佩蒂画廊举办第四届国际展览会,其中,莫奈也参与了展览,并展出了四幅作品。这个时段,高更也住在哥本哈根,据说也参加了展览。1889年,又举办了一场名为“北欧和法国印象主义”的展览,这次展览包括了高更在内的大部分印象主义名家的作品。

艺术家的临时部落不仅给居民们提供生活需求,而且形成了新的艺术观念,当他们返回北欧的时候,也将这笔精神财富带了回去。最著名的北欧艺术家部落位于斯克恩——丹麦的海滨渔村,许多从法国归来的艺术家直奔那里,成为传播新思想的一块土壤。克罗耶、安切尔夫妇、图森等人都是那里的居民。面对大海和海岸生活,他们画出了印象派风格且具北欧风情的海景画。成为世界范围内海洋艺术的一道亮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