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牙时期
凡·高海牙时期的海景画,主要是在席凡宁根海滨的写生作品,包括素描、水彩和油画。席凡宁根是荷兰的一个海滨旅游胜地,海岸线宽阔,沙滩平缓。在凡·高的时代,那里已经建有了比较完备的疗养和水疗的设施。海滨离海牙很近,交通方便,成为海牙当地艺术家前来写生的好地方,所谓“海牙画派”,其中与席凡宁根有着某种关联。从凡·高的写生画稿可以知道,这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在席凡宁根海滨,凡·高曾经与弟弟提奥一起散步,在他的书信中提及这个场面:他们一起看到的沙子、大海、天空,希望有一天能画出这幅景色。作于1882年的水彩画《晴朗的席凡宁根海滨》,这幅画的草稿在书信中有所展示,这是凡·高的一个习惯,他喜欢用铅笔或芦秆笔打草稿,或者将作品再用小稿的方式展示出来。这幅作品的视平线很高,海面只是显露出岸边一点潮水,近景是土丘、沙滩和帆船。这个作品,画家反复过多次,目前起码可以看到两个版本。
另外的一组作品,包括水彩画《海滩上的行人和船只》(图13-5)和《聚集在海滩上的人群》,以及相关的一组素描作品:《渔船到达海滩》《鱼的干燥仓场》等系列的速写,都是表现席凡宁根海滨码头的热闹场景。通过这些画面的组合,可以领略当时席凡宁根码头运输船只靠岸的情景,包括拖曳船只的马匹,通向岸边的踏板,人们手持着牵引的绳索,都在速写稿当中出现。这些速写稿有的创作成油画,有的作为画家的素材。
图13-5·《海滩上的行人和船只》(Beach with People Walking and Boats),1882年
图13-6·《席凡宁根的海景》(View of the Sea at Scheveningen),1882年
同年的油画《席凡宁根的海景》(图13-6)是这一时期海景画的代表作,表现暴风雨来临之前,渔船返回海岸的情景。画面上,阴云低垂压抑,海浪一排排涌向海岸,船已经靠岸,远近的乡亲朝着海岸奔去。海面空旷,天色已晚,显然是最后抵达岸边的一艘船了。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晚归,让渔民的家人为之揪心。而画家在渲染这种紧张气氛的时候,反而不动声色,标题显示出作者的坦然。凡·高是一位喜欢运用笔触表现力的画家,他充分运用了油画颜料的厚度,表达晚云的沉重与海浪腾起的感觉。
这幅作品在收藏和展出过程中颇具传奇色彩。2002年,凡·高的这幅作品以及另外一幅《离开尼厄嫩教堂》,被窃贼从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中盗窃得手,舆论大哗。为此,警方经过长达14年调查,终于在2016年,在一起与意大利黑手党有关的团伙中发现此画的下落并追回。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受损严重,左下角缺失,修复之后重新展出。
凡·高善于跟社会底层的人群打交道,他为许多渔民绘制肖像,素描《渔夫》《背篓子的渔夫》,还有油画作品《海滩上的渔夫》和《海滩上渔夫的妻子》(图13-7),都是简洁的人物速写,面目眉目尚未描绘,仅仅通过服饰与姿态,传达人物的境遇与神采。特别是站立在海滩上,脚下便是袭来的潮水,极好地渲染了气氛。
图13-7·《海滩上渔夫的妻子》(Fisherman’s Wife on the Beach),1882年
图13-8·《海滩上的人群和靠海的渔船》,1882年
从作品创作的密度和数量可见,1882年是凡·高绘画创作十分旺盛的时期,当然,我们所涉及的仅仅是海景画,数量就十分可观。《海滩上的行人和船只》《海滩上的人群和靠海的渔船》(图13-8)都是席凡宁根海滨时期速写中的一部分。在诸多的凡·高传记作品中,有的场景恰是根据这些速写的画面而衍生的文字,比如欧文·斯通所著《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中描绘了凡·高与提奥在席凡宁根海滨的一个海船靠岸的场面:
在他晃动旗子几分钟后,便有一个人骑着一匹老马过来,准备去接船锚。村里许多男男女女。也都翻过小沙丘,蜂拥而来,加入迎接船员归来的队伍中。当那只船靠到最近的地方时。骑在马上的人就下到水里去,拖回船锚。随后,渔民们就有一些穿着高筒胶靴的人奔上岸来。每过来一个人,就响起一阵欢呼,等他们全上了岸,而马儿也把渔船拉上海滩之后。整个队伍就像沙丘里的商队似的,翻过小沙丘,朝着家园进发了。那个骑马的人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来。活像个身躯高大的怪物。[3]
这个场面显然就是席凡宁根海滨速写的文字呈现。这一段创作的投入,其中一个生活上的原因,是因为他遇上了女友西恩,西恩是一位妓女,但他们一起很愉快。凡·高所画的海滩,正是他们一起游玩的地方。到了夜晚,他们就睡在席凡宁根的沙滩上,看落日和星月,清晨他们便一同看日出。然后凡·高就在沙滩上画画。根据画家的书信来看,这一段时间的确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这种感受,凡·高给提奥的书信里有所反映。
此外,凡·高还提到他制作了一个“视觉框架”,实际上就是用木头板制作成长方形,用两根或三根木棍支撑起来,作为取景框来使用。这个简单的装置,也被称为“透视框架”,因为在取景框内部,拉上几条线,就可以作为透视的参照。凡·高在席凡宁根的工作室后面就是一个木匠作坊,他在那里订制了这个装置。
1882年,对于凡·高来说的确不同寻常,他与西恩的恋爱受到了家庭的干预,以至于最终被父亲送入了精神病院,结束了他的席凡宁根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