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的海船与航海

1.腓尼基的海船与航海

海洋文明的早期,在古巴比伦王国到新巴比伦王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之间,已经出现了。这是西亚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生活在地中海东岸,即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沿海地区的腓尼基人建立起城邦国家,成为西亚海洋文明的创造者。这些城邦国家主要有推罗、西顿、乌加力特、毕布勒、泰尔等,其行政和经济中心与港口有关,工商业的兴盛引发文化的繁荣。

腓尼基的位置东通巴比伦,西临地中海,南接埃及,北向小亚细亚。他们很早就能制造航海的船,充分利用海运优势。海船走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在地中海沿岸停靠,进行贸易活动。其中乌加力特、毕布勒成为地中海的主要商港和造船业基地。毕布勒的工匠在公元前3000年就用雪松的树干制作独木舟,将船底凿成V字形,以加强航行的速度。为了航行的载重,船的四周安装用草制品编织的船舷,之后改造成木板,随着船舷的加高,他们开始使用龙骨,并在船头装饰马头,最终发展成为大型的帆船。由于腓尼基人造船技术的发达,使得周边的国家与城邦纷纷向他们订制购买各种船舰,雇佣腓尼基的船工和水手,也包括战船。后来古希腊的三层战舰,便是腓尼基双层桨和三层桨战船的改进。在他们的早期造型艺术当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海船。

图1-5·《微浮雕残片上的腓尼基双层桨战船》,约前700年

《微浮雕残片上的腓尼基双层桨战船》(图1-5)是早期海船造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产生的时代很早,公元前7世纪左右,其海船的造型表现得相当合理,这与他们的绘画水平以及几何学水平密切相关。所谓双层桨,最下层无法表达桨手的面貌,但从木浆的分布可以知道他们的存在。人物出现在船上两层,划桨者之上层有平台,聚集着水手军士,最前排一人展臂,应该是瞭望者。与其他同时期海船造型不同的是,该图的较大画面展示海洋,其水波呈现图案式波纹,流畅而富有规律,且浩渺无际,虽然缺乏远近的差异,却将海洋的气势表现出来。这种线条的运用,与中国明代的版画十分相似,反映人类的造型思维有着某种契合,不受文化形态的制约。

与普通造型不同的是,画面的海上分布各种大小鱼类和螃蟹,这些海生物像标本一样镶嵌在水波之上。其中包含着情节:那只螃蟹的双钳正在夹住一条游鱼。在雕刻战船这样的画面中,穿插这样的自然细节,其创作用意很难推测。如果按照现代人的隐喻思维,这种海生物之间的较量争斗,正是人类海战的根本性表达,也许是人类智慧在造型艺术上的显现。这种航海与海生物并存的造型方式一直延续到中世纪。

至于腓尼基的灭亡,历史上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他们对于海洋贸易的过分投入,以至于淡化国家安全与海洋安全,在那个海洋争夺的激烈的时代,结局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