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海洋画家:艾瓦佐夫斯基
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俄国的一个民主主义美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这个协会的成员是青年画家和雕塑家,他们思想上倾向于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主张,以民主主义立场,反映俄国人民的生活疾苦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赞美俄罗斯的自然风光。这些美术家强调艺术的思想性和社会性,成为后来的苏联美术的一种先声。对于中国的“左翼”美术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美术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186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运动的启发之下,由14名宣布退出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组成“圣彼得堡艺术家合作社”,其中的部分成员与莫斯科的艺术家联合组成“巡回艺术展览协会”,以此帮助艺术家的独立创作和展览,从而摆脱官方的控制。主要成员有:克拉姆斯科伊、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等。实际上,早期的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里面,并没有艾瓦佐夫斯基的名字,为什么有人将他纳入了这一画派?或许是因为他作为同时期的画家,其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具有同一性,在论及巡回展览画派或者艾瓦佐夫斯基其人的时候,就会将他们归于一个艺术群体。
实际上,艾瓦佐夫斯基很早就进入了俄国军队的海军部,他所绘制的许多海战题材的作品,正是他作为一名官方职业画家的主题创作。之后,他的作品赢得俄国皇家以及奥斯曼帝国的赏识,并获得诸多官方荣誉,跻身贵族之列。
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艾瓦佐夫斯基,亚美尼亚人,出生在靠近黑海的费奥多西亚市的一个商人家庭。祖先本姓艾瓦江,一度生活在波兰南部,改姓“盖瓦佐夫斯基”,“盖”是“亚美尼亚人”的意思。1841年他和从事文学翻译的哥哥又将姓改回“艾瓦江”,用俄罗斯化了的“艾瓦佐夫斯基”。“伊凡”也是后来按俄罗斯人的名字改的。伊凡·艾瓦佐夫斯基小时候就读于辛菲罗波尔中学,当地一位建筑师发现他有绘画才能,便推荐他进专科学校。
1833年,艾瓦佐夫斯基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从而进入伏罗比叶夫的工作室学习。法国画家菲利普·托涅尔来到彼得堡后,对年轻的艾瓦佐夫斯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塔涅尔擅长画水岸,在他的指导下,艾瓦佐夫斯基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海洋。
艾瓦佐夫斯基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第一部作品是《海上天空》(1835年),并获得了第一枚银质奖章。他开始专攻海景画。以《风平浪静》获奖,使他有机会云游四方,饱览欧洲各地的海岸风光。
1837年,他又因《芬兰湾风平浪静》和《喀琅施塔得的大泊地》两幅画获得金奖,那年他只有20岁。1838年,艾瓦佐夫斯基返回黑海之滨费奥多西亚,开始以绘画为生。他露天写生,然后在画室将作品完成。
1840年,艾瓦佐夫斯基获得彼得堡美术研究院一笔出国留学费用,便前往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学习与考察。在国外举行过几次画展,颇受欢迎,销售状况极佳。4年的游历极大地丰富了画家的航海经验,回国后,彼得堡美术研究院授予他院士称号,同时他受聘于俄国海军部,成为专职画家。他有机会随俄国航海家费利特克造访了希腊群岛,以后又到过土耳其、高加索、埃及、法国、意大利,远至美国。
1845年,在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邀请下,艾瓦佐夫斯基前往君士坦丁堡。此后他多次访问这座城市。旅居期间,艾瓦佐夫斯基被奥斯曼帝国授命为宫廷画家,创作大量绘画。至今尚有多幅作品保留在奥斯曼帝国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和土耳其博物馆。他的作品还在俄罗斯和苏联多个博物馆收藏,包括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乌克兰的艾瓦佐夫斯基艺术展馆等。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的办公室也挂着艾瓦佐夫斯基的作品。
1895年,艾瓦佐夫斯基被发生在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大屠杀震惊,以这个主题创作了大量作品,如《特雷维宗德亚美尼亚大屠杀》,并放弃君士坦丁堡授予他的奖章。
晚年的艾瓦佐夫斯基重返故乡费奥多西亚,为自己建了一栋宽敞的大画室。从此他不再外出写生,而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作画。1865年,艾瓦佐夫斯基在故乡创办了第一所美术学校。1871年建成考古博物馆,存在至今。
艾瓦佐夫斯基的创作跨越了60余年,盛期在19世纪50年代。他一生勤奋作画,创作了6000多幅作品,以海景为主。生前在俄罗斯和海外的公开展览达120次。艾瓦佐夫斯基一生留下6000幅作品,其中大部分属于海景画。这些作品以海难与海战为主要题材,画家得力于他的海军部任职的条件,获得了大量的航海经历和历史资料,有能力表现深海的景观,以及重大的海战场景。
艾瓦佐夫斯基与前期浪漫主义画家的海景画有所不同,首先他的重大航海与海战题材的宏大与多产,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当然,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对德拉克洛瓦和希里柯有所借鉴和继承,但他表现海洋的广阔性超出了前辈。而后起的印象派的海景画,他们所表现的只是海岸景色,他们的艺术与航海与海战无关。
艾瓦佐夫斯基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应景之作,这包括为海军部创作的一些作品,有的属于战舰的形象摹写,审美价值不高。但这毕竟不是艾瓦佐夫斯基艺术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