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海景画

第十一章 法国印象派海景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产生与存在几乎都与海洋有关,莫奈的《日出·印象》是一幅海景,成为印象派诞生的标志。新印象的亮相是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虽然不是海景,但属于水色。后印象的高更直接将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Tahiti)作为居住地,海洋景观是印象主义的选择。

欧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法国巴黎已经取代了罗马成为艺术圣殿。1855年开始在此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使得巴黎的艺术声望远播,来自德国、英国以及北欧的艺术家在这里观光交流,年轻的学子希望留在巴黎的艺术学院深造。等到印象派奇迹般地诞生之后,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当然,趋之若鹜的局面绝非虚构的时尚。在巴黎,应运而生的印象派画家们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印象主义绘画的最初登场,是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共同采用的一种绘画表现方法,通过莫奈在展会上的一次偶遇而获得的名称,且带有明显的鄙视和贬义。就像很多艺术潮流一样,一旦获得了机会,就一发而不可收。站在这个艺术潮流前列的艺术家是:克劳德·莫奈、爱德华·马奈、·埃德加·德加、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卡米耶·毕沙罗、阿尔弗莱德·西斯莱、弗雷德里克·巴齐耶、贝尔特·莫里索等人,他们不仅参加了自1874年开始的印象画派举办的大部分展览,而且始终保持了印象派的画风。在他们的引领下,法国的年轻画家纷纷效仿,传播到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地。

此外,新印象派的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另辟蹊径。后印象的保罗·塞尚,文森特·凡·高、保罗·高更等,他们以反叛精神将印象主义推进到现代派的 时代。

印象派的影响是世界性的,美国艺术评论家诺玛·布罗德在《国际印象派运动:1860年至1920年》中概括:印象主义是欧洲的,更是全球的。印象主义发端,其先决条件和环境并不只有法国,要不是类似的风潮已经在别处出现,其在国际上的迅速传播也就解释不 通了。

印象派诞生之前,法国出现了三种流派,一是新古典主义,注重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及其示范作用;二是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追求激情的表达和色彩的运用;三是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追求对大自然的忠实记录,库尔贝与浪漫主义有着一种共同之处,即关注色彩,钟情于海洋风光。巴比松画派确立了现实主义风景画的艺术地位。这些艺术流派从不同的方向影响了印象派的产生,这包括古典主义的反向刺激作用。

英国在本时期的艺术环境也是不可忽略的,18世纪50年代之后,英国人对于风景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掀起了一股亲近自然的浪潮,上流社会开始大规模地修建园林,购买订制风景画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透纳和康斯特布尔的风景画与海景画。特别是前者,对于印象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许多画家慕名到英国,或者因为普法战争的流亡,他们借此机会,目睹透纳的作品,获得艺术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