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世界地图和马格努斯的《海图》

2.早期的世界地图和马格努斯的《海图》

中世纪世界地图出现海洋生物和海怪的插图,典型的案例来自列瓦纳的贝亚图斯的手稿《启示录释义》,其中配有一幅福音传道图《贝雅图斯世界地图》,包含伊甸园的图画,亚当、夏娃和蟒蛇的形象,兼有山川和城市景观。该地图现藏于西班牙的赫罗纳(Gerona)博物馆,创作时间是975年。图中显示,北部环洋船只密布,其他海域只有海洋生物,千奇百怪,演绎着不同的海洋故事。贝亚图斯《启示录释义》手稿的年代比地图晚一些,大约在1175年,现藏于曼彻斯特。其中的海怪的描绘布满了海域。

图3-17·《诗篇》中的地图,13世纪

图3-18·瑞士齐利斯圣马丁教堂穹顶壁画中的海象,12世纪

瑞典人奥拉斯·马格努斯的《海图》(图3-19)成为中世纪末期的集大成者,该图由9个版画模块组成,宽度约2米,可谓巨制,这是反映北欧地理环境的首幅地图。《海图》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西侧的海域,各类海怪在波浪里出没,它们的体量巨大,喷吐水柱,折断桅杆,把水手当作食物。

马格努斯在制成《海图》之后,意犹未尽,又作《北方民族简史》一书,其中有专门章节对《海图》中的海怪加以阐释,讲述各式海怪的来龙去脉,在精美的海怪图案背后,又有了相应文本的支撑,马格努斯的海怪因此流布于后世。

图3-19·《海图》,1539年

图3-20·《海图》局部:两条鲸鱼袭击一艘船,水手扔木桶和吹小号试图吓退它们

显然,马格努斯的海怪多数来自想象,有一些来自现实中的海洋动物的影子,以及水手们之间的传闻。那正是海中巨物横行的年代,巨鲸在海中露出脊背,搁浅在海滨的鲸像一座岛屿,大王乌贼伸展八爪,横行海面,鲨鱼的獠牙毕露,海豹、海象等海兽各显怪异的面貌,将海陆之间的各种魔幻形象连贯在一起。

《海图》中出现最多的,是鲸的各类变体。鲸是一种古老的海兽,马格努斯注意到,鲸是哺乳动物,甚至在《海图》中描绘了幼鲸吃奶的景象,这种见识在当时是极为准确的,所有的鲸鱼造型都与真实有所偏离,头顶的气孔中喷出两股水柱,水源源不断地涌出,似乎是身体的一部分,喷水的动作仿佛永远不会止歇。推测画家并不一定见过真实的鲸鱼,或许通过航海人的描述而创作。而鲸鱼对于远航帆船的威胁,也进行了相当的夸张。(图3-20)

鲸鱼的形象通过传教士来到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献《坤舆万国全图》,其中就有喷水巨鲸的形象。又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坤舆图说》,叙世界五大洲风物,也将马格努斯的喷水巨鲸采入,以木刻版画的形式呈现,巨鲸的形象几乎保持不变。图像的传播速度出人意料,康熙年间的杭州画家聂璜在默默绘制他的《海错图》,也有类似的海怪形象,显然借鉴西洋的绘本,《海错图》将鲸鱼称之为“井鱼”,属于音译,同时着眼于喷水的样貌,以“井”表达,形神兼备。

《海图》创制的海怪谱系延续下来。海中巨蟒利维坦(Leviathan)总是喜欢绑架船只,它在地图上出现时,正用全身之力缠绕住一艘海船,海船面临崩塌的危险。(图3-21)奥劳斯·马格努斯在《海图》上描绘了这一场景,利维坦缠住一艘大型帆船,一口咬断主桅杆,有船员在船尾惊恐万状。而另外的两只船已经逃离险情。整个海域以线描表现海涛,陆地的边缘有灯塔和树木,作为码头的标识。海中怪兽预示着海上行旅的凶险,难以逾越的死亡之海,未可知悉的噩运。

奥劳斯·马格努斯的《海图》引领了一种久远的海怪传统,欧洲后来的博物志的版画插图或手绘稿中的海怪,都从《海图》中受到启发,或直接挪用,或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最终繁衍为枝叶葳蕤的海怪家族——只需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基因。

1516年,德国著名绘图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绘制《大航海图》(Carta Marina),使用了12张纸拼接,描绘出各种海怪图像。颇具戏剧性的图例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骑着海怪在非洲南端的海面上飞翔。这说明,地图当中的海怪,要根据不同需求做出设计,就像图书的插图一样。地图本是一种视图复制品,而海怪具有绘画性,海怪绘制的用意之一是彰显制图师的艺术才能。在那个以航海为时尚的年代,还作为家居的一种装饰。

图3-21·《海图》局部:海中巨蟒利维坦袭击航船

根据地图史学家切特·凡·杜泽的统计,《热那亚世界地图》(1457年)上的印度洋里有4只海怪,其中3只仅是由于文献的传统记载。然而,托勒密《地理学》(Geography)马德里手绘版(约作于1460年)中的海怪纯粹是装饰性的,随机分布,就图像而言,它们的原型来自动物寓言或者插图版百科全书。除此之外,地图上的海怪还有一些特定的作用。譬如,有人认为,奥劳斯·马纽斯1539年所作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图》中有众多挪威海域的海怪,其旨在恐吓外国渔民,让纳维亚渔民独享丰富的渔产。

带状世界地图以独特视角将地球呈现为圆盘状(分为气候带、两极寒带、赤道热带)。身形庞大的蟒蛇怪物缠绕着地球,吞咽着自己的尾部,人称“衔尾蛇”。海洋之中还有四只人头鱼身鱼尾的混血海洋生物。海洋圈之外,天堂的四条河流化身为妖魔,从瓮中倒水至环海之中。荷兰制图世家的卢默德所绘的《世界全图》(图3-22)边饰部分即表现了这样的场景。

图3-22·《世界全图》的边饰部分,15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