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港口情景

2.港口情景

阿琴巴赫擅长描绘码头,但他未曾画过那种现代化的豪华码头,或是带有中世纪风貌的古典码头,画家的志趣不在那里,他恰是在回避这些华丽和热闹的东西。他画的码头,是那种乡下的小型码头,甚至很难称得上码头,只是泊船的一个地点,或者码头的一个偏远的边角,从这些地方寻找某种特殊的场景。

《荷兰渔港》(图8-26)作于1898年,这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码头,然而只是作为远景处理——码头上有古堡、连绵的建筑,以及大型的帆船。画面的场景是码头附近的一个角落,描绘一对渔家夫妇,男子已经在船上,一条简陋的小舟,妇人手持鱼筐走向水边,场面十分温馨。画家以此与远处的码头形成比较。如果仔细阅读画面,就会发现,渔家夫妇泊船的海边,以木桩加固水岸,形成一个凸面,这便是他们自己的一个私家码头,那么简陋,却不乏情趣。阿琴巴赫在这幅画作里,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渔港,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渔家夫妇的私家渔港当中。

图8-26·《荷兰渔港》(Dutch Fishing Harbour),1898年

图8-27·《阿姆斯特丹港场景》(Amsterdam Harbor Scene),1885年

图8-28·《在码头》(At the Pier),1889年

1885年的《阿姆斯特丹港场景》(图8-27)也是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17世纪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由于海港的发展,荷兰定都于阿姆斯特丹,同时阿姆斯特丹也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有北欧威尼斯之称。然而,在阿琴巴赫的笔下,这个闻名欧洲的海港,被描绘成一个狭小的渔镇,颇有一点中世纪滑稽剧的情调。从画面看,这是一个港口的生活区,依靠码头生活的贫民阶层的区域,高大的古典建筑只是画面的背景,近处的一片海岸居住地上活动着各种忙碌生计的人们。有装载货物的船夫,有挎着烟卷盒子的小贩,有织网人和聚集在一起聊天的渔妇,房子是破旧的,从老虎窗上悬挂着荷兰的国旗,似乎是一种嘲讽。更远处可见一座高耸的大钟楼,那是真正的繁华之处。画家还是将它省略了。

当然,阿琴巴赫也会表现大码头的情景,包括码头渔港的全景画面和局部的码头工人形象。《在繁忙的码头停泊的轮船》(A Moored Steamer at a Busy Quay)作于1890年,描绘了一个海雾弥漫的港口,进港的汽轮吐着黑烟,与近旁的船帆相互交错,码头正在扩建当中,新开辟的部分正在立桩填土。而远处的建筑与船舶在海雾中逐渐模糊,巧妙地渲染了大码头的繁闹。

作于1889年的《在码头》(图8-28)则是表现大型海港码头工人的形象,画作以人物为主体,两位身穿工装的码头工人站在海浪扑面的海岸上,靠近风浪的一位手持卷起的信号旗,侧身遥望远方,显然是在等待即将进港的船只。远处的灯塔发出微光,天气乌云沉沉,空中的两只海鸥似乎隐喻着什么。阿琴巴赫的绘画向世界展示出现代码头工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