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与斗士:弗拉芒克
摩里斯·德·弗拉芒克是野兽派中最具个性的画家,他的画风狂野,与所谓“野兽派”的名称很相适应,曾一度被称为这一派别的旗手与斗士。
早期的野兽派,马蒂斯与马尔凯,他们的审美与作品充满着生命的放松与适意,所谓的叛逆只不过是技法的变异。到了弗拉芒克就不同了,他的审美发生了前所未有变化。他用色不再花哨,喜欢相对单色的调子。他的造型是粗犷的,笔触是大刀阔斧的,充满着强烈的情绪。他不仅局限于优雅的海滨风光,也将视野进入海洋深处,甚至描绘风暴。这在野兽派所谓“安乐椅”的审美理想那里完全是别样的。看到弗拉芒克的画作,真正感觉到“野兽”的味道了。
弗拉芒克出生在巴黎,父母都是音乐家,音乐是他的艺术基础。他生性自由放任,16岁走出家庭,闯荡世界。以演奏小提琴维持生计,也撰写一些闲适文章赚取稿酬。绘画,只是他的一种消遣。弗拉芒克幼年时期,曾经受到父亲的画家朋友罗比逊的一些指导,从他那里了解到青年画家德朗,但没有投入绘画当中来。直到1900年的夏天,他在同一辆列车上邂逅德朗,交流甚洽,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并且合租了一间画室。这个时期,弗拉芒克白日里埋头画画,晚上则出入一些酒吧和咖啡馆演奏,以此补贴生活和绘画材料。
图15-30·《查图的帆船》(Sailboats at Chatou),1905年
1901年,弗拉芒克参观了伯恩汉姆—约奈画廊举办的凡·高回顾展,凡·高那种大胆泼辣无所顾忌的画风使得弗拉芒克大受震撼,他迷恋这种艺术风格,并有意效仿。这可以看作是弗拉芒克艺术追求的开端。
也是在这个时期,弗拉芒克结识了马蒂斯,他们彼此赏识,艺术观十分融洽。直到1903年,弗拉芒克的作品首次参加了贝尔特·威尔画廊的展出,标志着他的绘画艺术走向独立,特征是艺术感觉的自由宣泄。弗拉芒克的艺术经历是比较特殊的,他几乎省略了美术专业所有的教育形式,完全依靠他对于当代画家的作品产生某种感悟,并且进行模仿。他自己宣称:“我从没想过美术,如古典美术,意大利美术和希腊美术。我要用我的钴蓝和大红烧掉美术学院,我只想用自己的画笔表达我的感情,从不考虑在我之前存在的东西。”[7]
弗拉芒克早期的水岸作品大部分是塞纳河景色,还是带有明显的凡·高倾向,他的笔触是那种生硬的短线的组合,在表达物体形态的同时,似乎更在意笔触自身的独立性和生动性。比如他在20世纪初的作品《查图的帆船》(图15-30),用紫色和白色交替表达水色和白云,强调色彩的对比。《布吉瓦尔赛船会》(Regatta at Bougival)还是紫色、白色与黄色的纯色交替,水面运用短横笔触,天空则运用了凡·高的旋转笔触的走势。虽然画风气势与热烈的情绪犹在,但效仿的稚拙同在。
1905年,弗拉芒克与德朗一起拜访马蒂斯,获得马蒂斯的肯定与鼓励,作品在独立沙龙和秋季沙龙展出。其影响进一步扩大。
20世纪10年代左右,他开始创作海景画,画风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那种脱离学院派的独创精神、自由思想以及放纵的艺术效果在海景画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追究原因,可以做出这样的分析:第一,关于海景的描绘,弗拉芒克此前没有多少的尝试,突然面对大海的时候,新奇感迫使他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第二,他一直效仿的凡·高,恰恰没有多少关于海洋题材的绘画,他只有面对海洋,面对大自然。
在凡·高之后,当1907年的野兽派逐渐解体,弗拉芒克因为受到秋季沙龙《塞尚回顾展》的影响而转向塞尚的艺术。很快,毕加索和勃拉克立体主义的艺术界掀起波澜,弗拉芒克试图寻找几何图形的简约形式,但这些努力都没有稳定下来,仅仅成为他的一种尝试。所以他对上述的种种追求做过这样的总结:“从根本上说,所谓团体不仅显示了个人的贫弱,而且思想一旦被搅和,被捏弄,那就更是一个悲惨的结局。”[8]不管如何,在弗拉芒克的作品中,早期可以看到凡·高的影子,之后有塞尚的厚重感,最终回归自我。
弗拉芒克是一位有前瞻性的艺术家,看他1910年《勒阿弗尔的帆船》(图15-31)的画作,已经具备了一些立体派的影子。
1912年的《南安普敦游艇》(图15-32),海浪表达得自然流畅,笔触融入形体之中。1917年的《生活》(图15-33)则是一幅以女性人物为主的作品,海滩细浪仅仅作为背景而存在,他将变形与平涂结合在一起,纤细的轮廓线似有若无,充分表达了女性的优雅和海滨的美好。
1918年的《海上帆船》(图15-34)具有转折性的意义,画家不再运用线描的轮廓和强烈的色彩,他开始使用大面积的笔触,放弃了以往小笔触的斑斓色彩。画面的海浪基本就是蓝黑的白色,但这种大笔触的效果使得画面十分狂放,海浪的汹涌态势因之而凸显。
图15-31·《勒阿弗尔的帆船》(Sailboats at Le Havre)局部,1910年
图15-32·《南安普敦游艇》(Yacht in Southampton),1912年
图15-33·《生活》(La Vie),1917年
图15-34·《海上帆船》(Sailboat at Sea),1918年
图15-35·《海景》(Seascape),1948—1950年
20年代之后,弗拉芒克的海景画基本形成了自己开创的表现方式,蓝黑与白色描绘海浪的起伏,强烈的明暗对比获得海浪的体积感与力量感。特别在海浪撞击岩石的飞溅效果,表达得格外震撼。
1925年的《渔船》(Fishing Boat),画家以画刀刮出了波浪起伏的那种平滑,表现了海水柔弱的感觉,并且加入了绿色与黄褐色,表达海水的透明感。在弗拉芒克的海景画中属于比较抒情的。同年的《勒阿弗尔港》(The Port of Le Havre)回到了狂热的作风,他喜欢蓝黑色表现波浪起伏的低凹处,包括航船的暗影部分,航船的结构运用深黑色的勾线,其形体感特别突出。天空是画家特别关注的,他总是将天空画得像海面一样动荡,永远不是平静的或者晴朗的。而是阴云在翻腾,天海之际衔接的边缘,经常以浓黑表现,似乎是无尽而深邃的宇宙深处。天空的穹庐感觉给人以压抑。因此,弗拉芒克的海景画总体的审美感受不仅是狂野的,而且是压抑的。
1926年的《货船》(Cargo Ship),1936年的《波浪》(A Wave),1937年的《港口的帆船》(Sailboats in Port)直到1948—1950年的《海景》(图15-35),把这种“蓝黑+白色”的海洋、礁石与天空的景观发展到一个稳定的风格,充斥着海洋风格的狂放与泼辣。弗拉芒克另有部分年代未知的作品,估计是在1920之后的创作,与上述的格调基本是一致的。
图15-36·《波涛汹涌的大海》(Agitated Sea)
弗拉芒克对于黑色的大量使用,是他超凡脱俗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印象派和野兽派的时代,黑色的使用属于稀少而谨慎的。所以,莫奈这样评价:“大自然中没有黑色”,马蒂斯的作品中也是如此。弗拉芒克为什么这样倾向黑色,究竟是他的刻意突破,还是心理的审美感受?难下一个结论,但风格的形成是事实。
《暴风雨中的船》(Boat in a Storm)年代未知,是一幅表现暴风雨过后的一个码头,帆船被暴风刮得歪斜,一片混乱。这种场面在一般野兽派画家那里是很少见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15-36)可以看作是画家的重要作品,画家添加了绿色,弯形的海波以对角线的视角层层排开,远处的海岸建筑闪烁着红色屋顶。这幅海景画充分展示出“多样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