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牛头怪与海洋

4.牛头怪与海洋

20世纪30年代,牛头怪成为毕加索一个新的创作主题。当时超现实主义的画家经常使用的一个艺术符号,实际上它的源头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弥诺陶洛斯,它的最初原型表达了原始生殖的混乱,克里特岛的国王由于得罪海神波塞冬而与母牛一起生下的儿子。所以他的名字出现在毕加索这类作品的标题当中。比如1937年的《弥诺陶洛斯受伤》(Minotaur is Wounded),Minotaur是一个复合词,由表示弥诺斯文化的minos加上表示公牛的拉丁语taurus构成,直译意为“弥诺斯的公牛”。公牛在西班牙文化中则带有图腾的意义,它出现在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牛头怪和毕加索的女友玛丽·特蕾莎·沃尔特的组合,在版画集《沃拉尔系列》(Vollard Suite)中占有重要地位。

毕加索将自己比作公牛。1938年的《无题》(图17-30)所画牛头怪坐在海滩上,这就是毕加索的自画像。

在西班牙的斗牛传统当中,存在着公牛、马、骑手、斗牛士之间的关系。毕加索曾经说:“这些马就像我生命中的女人。”毕加索在这些作品当中表现了这些复杂关系。为什么将场景设置于海洋之中?这里面又融合了古希腊神话的场景。

在希腊神话里,牛头怪的形象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拥有高贵的血统(帕西法厄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女儿),但失去了自由,被终身监禁在迷宫之中;另一方面,他以人为食,是一个施暴者,可同时又是权力斗争的产物和牺牲品。正是这种强烈矛盾的形象吸引了毕加索,因为他本人也是各种悖论的集合体。

图17-30·《无题》(Untitled),1938年

图17-31·《弥诺陶洛斯受伤》(Minotaur is Wounded),1937年

毕加索的牛头怪与女性形象同时出现。很多情况下,牛头怪是欲望的化身:他或是正和女性寻欢作乐,或以胁迫的方式来侵犯女性。毕加索对自己的情欲供认不讳,其中也伴随着无奈和忏悔。1937年的《弥诺陶洛斯受伤》(图17-31),画家描绘了一个中箭受伤的牛头怪:他眼神忧郁地趴在海滩上,又好像是搁浅的海生动物,几个裸体的女性乘船而来,似乎赶来相助救助。同年另外的作品《牛头怪将女人救上船》,牛头怪成为英雄:他抱起一个溺水女子,救上自己的小船。以及1936年的《弥诺陶洛斯运输母马和马驹》(Minotaur Transports a Mare and Foal),牛头怪的面部也不再狰狞,反表现出一种悲悯。

在毕加索那里,牛头怪成为男子性格的两个侧面,一方面他侵犯女性,另一方面依赖和拯救女性。画家就在这两极之间挣扎,他的作品就是艺术化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