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海事绘画

二 荷兰的海事绘画

荷兰在16世纪至17世纪之间成为欧洲航海的领先者,在跨海旅行、运输、通商各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他们的大型货船和军舰在海洋上驰骋。海洋承载了他们在经济和海军方面的成功,荷兰人充分享受到大海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和快乐,在温暖的夏季,沙滩、悬崖与大海构成美丽的景色,在冬季,冰冻的运河成为滑冰和户外活动的场所。与此相关的文化艺术也随之兴起。海洋题材的绘画成了17世纪收藏家和艺术家们的热衷的领域。

在荷兰的海洋绘画兴起之前,关于这一题材还处在较小的规模,作为宗教和海事的配景存在,或者相对孤立地描绘船和码头,数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当荷兰风景画兴起的时候,海景画便成为其中最注目的艺术样式。画家们展示出规模宏大,气魄壮观的深海航行和海战场景。

内陆水道和贯通海洋的运河是荷兰最有效的也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依靠着这些完备的河道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之间的旅行至多只需耗费几个小时。像渡船这种工具,深受萨洛蒙·凡·鲁伊斯达等荷兰画家的青睐,所以它们常常出现在画面中也就不难理解了。鲁伊斯达的《有渡船的风景画》(River Landscape with Ferry)里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乘客(还包括马匹),正在乘船渡河。阿尔伯特·库普的《通道船》等,描绘了水上运输的繁忙:小船载着乘客,从码头运送至大型远洋帆船。值得一提的是,荷兰人对海景图像的热衷也在船舶模型中得到体现,荷兰的造船工业在当时的欧洲都是先进的。

2018年7月1日至11月25日,美国国家美术馆举办《水、风、浪——荷兰黄金时代海景画》(Water,Wind,and Waves:Marine Paintings from the Dutch Golden Age),这个画展包括绘画、版画、素描、善本以及航船模型,就像一部17世纪前后荷兰的海洋绘画史的形象简缩,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画家阵容和绘画风貌。从海洋艺术的角度看,荷兰人在整个世界是相当领先的,就像他们的航海一样,走在人类的前列。关于这次展览,美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厄尔·A.鲍威尔说道:《水、风、浪》展览让观众看到了更广阔的荷兰社会的图景。展览扩大了海景画的定义,充分考虑了在视觉艺术上对水与荷兰关系的各种表现手法。

由于荷兰地处欧洲的北部,漫长的冬日与冰雪运动给人们带来乐趣,在17世纪前半期特别流行男女老幼上阵滑雪、玩高尔夫、冰上钓鱼、买卖小商品、用马拉雪橇旅行等,这些主题在画家的笔下有所反映。比如扬·阿布拉罕姆兹·贝尔斯特拉顿《在布伦城堡附近冰上活动的冬季景观》(A winter landscape with activities on the ice near Castle Buren)等作品。

荷兰在16—17世纪诞生出大批风景画家和海景画家,他们热衷描绘关于舰船、航海与海战的绘画。这一题材卓有贡献的画家诸如亨德里克·科涅里茨·弗鲁姆,被称之为“海事艺术”的创始人,他的绘画场面宏大,主要表现海战与大型海上贸易;出身绘画世家的阿尔伯特·库普,善于表现港口生活,作品富有民俗气息;扬·阿布拉罕姆兹·贝尔斯特拉顿表现海战与海港的恢宏场景,并以冰雪风光为特征;卢多尔夫·巴克赫伊森描绘帆船在恶劣天气中深海航行的景观;小威廉·范·德·维尔德以及他的父亲——老威廉·范·德·维尔德是荷兰海洋绘画的集大成者。

当然,作为荷兰画派最杰出的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茵,他的神话与宗教题材,具备海洋背景的作品,对于同代和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1632年的《劫持欧罗巴》(the Abduction of Europa)和1633年《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图5-4),后者是《圣经》的传统题材,尽管加利利海是一个湖泊,但作品所绘巨浪滔天的气氛,对海洋绘画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