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仁·布丹的海景画

三 欧仁·布丹的海景画

欧仁·布丹,是法国现代画史上真正的海景画家,曾经跟随米勒与柯罗学习绘画,但他迷恋海洋,一生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海洋有关。布丹出生在温弗勒尔一个领航员的家庭,诺曼底的海滩风光成为深刻的儿童记忆,那些身穿艳丽服装的女士和绅士们在海滩上消闲生活,或许是布丹一个永久的海洋符号,所以,他不厌其烦地描绘这样的场景。还有那些忙于生计的渔民和洗衣妇,都是布丹笔下的风景点缀。19世纪的欧洲,风景画与海景画大兴,画家层出不穷,但像布丹这样热爱大海,其创作的数量和情感投入,无人能及。他的绘画影响了印象派的莫奈,或者说,莫奈的绘画与布丹十分相似,有的画史将布丹纳入印象派也是出于这一点的考虑。

布丹的绘画艺术,最能代表自我风格的特征是他的户外对景写生。这不仅可以从他的记载中看到,更可以从他的作品本身看得出。他现存的作品中,真正大型的精雕细刻的并不多,大多数是现场作画。表面看上去十分草率,但是,其艺术品位是相当高的。这种即兴的艺术作品,完全来自自然和临时的感性触发,更加接近于审美形态。

跟浪漫主义绘画不同的是,布丹很少描绘那种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海洋,比如海难以及暴风雨中的惊涛骇浪。布丹喜欢海边清澈的天气,人们在海边戏水或者沙滩上晒太阳。当然,作为画家,绝不局限于这种休闲的生活描绘,他在创作中探讨光与色的奇妙变化,纯净的色彩里,可以看到空气和阳光,感受到海的气息。正是这一点,触动并影响了印象派,包括库尔贝和柯罗,对布丹的绘画赞美有加。由于他的创作时间早于印象派,画史上有人将他誉为“印象派之父”。

布丹曾经对年轻的莫奈说: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有一种你不可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布丹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印象派画家的美学宣言,因为印象派还有一个称呼叫“外光派”,太能表达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了。从画室到写生地,再到任意的野外景色,是风景画家创作观念的一个转变过程。莫奈做出了应对: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达我的印象。他遵循了布丹的教诲,将户外写生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行为。在马奈的一幅作品中可见到莫奈的写生实况,他专门租借了一条船,在船头安置画架,悠然地描绘水上的风光。

实际上,布丹的写生原貌比任何画家都保持得完好,他的画稿之所以生动,就在于不曾进行过多的加工改造,或者摈弃所有的后期加工。布丹是真正的写生派,外光派,印象派。而后起的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只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延伸而已。

由于忠实于野外写生和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布丹的一生总是在奔波中度过,他必须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近距离的观察,获得审美感受,并选择写生对象。他不仅研究光色,而且通过不同的表现介质表现所企求的光色变化,比如他经常使用的素描、水彩、粉彩和油画,甚至还包括一些硬笔淡彩。只要适合于户外写生的绘画形式,他都尝试过。

从作品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布丹的绘画速度是极快的,起码在他纯粹的写生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行笔的踪迹和节奏。这种绘画技术本身,以及从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状态就具备其审美意义。笔触的韵律和节奏,以及从中所带来的造型概括效果,使得画面有一种超然、洒脱、浪漫、随性、大胆甚至放纵。在印象派之前,不,在布丹之前,欧洲绘画的这些审美表达,只是在内容上出现某种颠覆性,在绘画的手法上较少注意到率意和放纵的抒情效果以及它自身的审美意义。自莫奈的《日出·印象》,直到各种先锋艺术的叛逆,才产生真正的形式表现,及绘画形式本身的表情达意,为了强调这个东西,干脆把内容完全消灭。这是欧洲艺术走过的一条道路,布丹以其潇洒的笔触参与到这个变革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