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捕图和渔船图
希腊瓶画中关于鱼捕题材的作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渔船的描绘,在瓶画中这样的表达比较少见,而以战船和商船为多。二是渔民收获海鱼的形象,在美术史涉及的典范图片里,有两幅作品最具代表性。其一是瓶画,其二是一幅壁画,因为形象极其相似,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雅典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花瓶架,围绕圆柱形的陶器体,绘制了三位双手提鱼的男子,左右手分别提着一条大鱼,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进,是捕鱼归来的气氛。实际上,三位渔民这种环绕型的设计,带有一定的图案性质,但所描绘的人物姿态具有相当的现场感,写实风格明显。(图2-7)
另外一幅渔人的形象,是一幅壁画(见前文),1967年发现于桑托林岛,现藏雅典国立考古学博物馆。这两幅渔人形象堪称同一题材的“双璧”。壁画渔人的收获更加丰盛,他侧身直立,双臂弯曲。因为捕获的鱼太多,用绳子将鱼串起来,只有弯曲手臂才能避免鱼串拖地。渔人低首看着手中的鱼,似乎很有些自赏的神气。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渔人都是赤裸身体,表明古希腊人以海洋捕捞为重要生活来源,这是西方身体艺术起源的一个因素。此外,两幅作品所描绘的鱼种基本一致,平头,细尾,长鳍,地中海海域常见的鲯鳅鱼,中国沿海俗称“鬼头刀鱼”。而且希腊人的串鱼方式跟现代东西方渔民的习惯完全一致,即从鱼鳃处用绳子串过。而单尾的手提方式是将鱼倒提,至今如此。
图2-7·渔民图式花瓶架
图2-8·《沉船》,根据在皮特库赛发现的集合图形陶器所作的展开图,前8世纪
命名为《渔船与猎手》的一幅瓶画,出现了渔船在水中行进,船上有舵手和猎手二人,有大鸟落在船尾,与猎手平视。猎手弯弓待发。这是图画的表面化解读。然而,船尾的这只大鸟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偶然的,极有可能是一种寓意,联系希腊阿提卡的《海战双耳喷口瓶》(见下文海战部分),其中战船的尾部,同样立着一只大鸟。这是偶然还是其中有什么奥秘,值得进一步研究破解。在现行的研究著述中尚未对这一细节进行具体的阐释。
陶器残片中真实地呈现出沉船的惨状:船完全倾覆,受难的人在海水中随波逐流,最令人惊恐场面是落水者遭遇大鱼的吞噬,这应该是经受海难的人对于历险过程的回忆,通过陶器绘画记录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图画中大量使用了万字符,这是世界性的早期符号,不同的民族和宗教对它的解释有所差异,但均属于吉祥之意。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将它称为Tetraktya,并且将它与天堂和地狱连接,字形的右臂指向天堂,左臂指向地狱,称为一种生死的中间地带,是命运的交叉点。这个字形在腓尼基人那里则视为太阳的符号。(图2-8)
图2-9·《海战双耳喷口瓶》,前880—前7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