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的印象主义海景画
比利时跟荷兰的艺术传统是同一的,现代绘画也是源于尼德兰画派,这里面包括弗兰德画家中的彼得·保罗·鲁本斯和老彼得·勃鲁盖尔,而后者是典型的海景画家,在画史上被称为影响后世印象派的画家。在19世纪中后期,比利时的艺术家曾经崇拜法国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别是库尔贝和米勒,由此在1867年诞生了“自由美术协会”,聚集了一批现实主义画家。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开启了印象主义的传播。
印象主义的最初传播是在布鲁塞尔和根特的中上层阶级里,有一些思想开明的收藏家,开始介绍这个画派的画家和作品,比如德加和莫奈的作品。比利时一个名叫“特尔菲伦”(The Tervueren School)的前卫画派,推动了印象主义的传播。特尔菲伦原本是布拉班特省的一个小村庄,却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被称之“弗兰德的巴比松”。这些画家有人成为早期印象派的实践者。比利时另一个重要艺术家团体是“二十人社”,这个团体产生了几位印象派画家和海景画家。其中最重要的要推提奥·凡·里斯尔伯格。
“二十人社”成立于1883年,包括恩索尔、里塞尔伯格在内的11位艺术家与9位受邀艺术家组成,与官方沙龙相对立。象征主义的海景画家恩索尔属于这个团体。出版商毛斯担任团体的秘书长,1884年举办首届展览,推出一批前卫艺术品。直至1893年,每年举办艺术展,共计十届。每届展览除本团体成员之外,还包括毕沙罗、莫奈、高更、塞尚、凡·高等人。1893年,更名为“自由美学社”(La Libre Esthétique)。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现代主义绘画提供了一个国际认可的团体,这意味着布鲁塞尔在世纪之交的先锋地位。他们利用《现代艺术》周刊介绍“二十人社”的艺术观点和国际艺术现状。
该社驻巴黎的记者菲尼昂,是修拉和西涅克的朋友,一直向比利时介绍他们的创作和艺术思想。正是这位菲尼昂创造了“新印象主义”这个术语,在1886年的《现代艺术》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修拉和西涅克的文章,文中首次使用了“新印象主义”这个词。有趣的是,这种新画法很快被采纳。当时的比利时画家正在呼吁从传统规范体系中解放出来:用点彩替代线条。
提奥·凡·里斯尔伯格:比利时的新印象派
提奥·凡·里斯尔伯格出生于根特(Ghent)一个讲法语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在1882年至1888年间,他开始了摩洛哥的三次沿海旅行,画出了一批摩洛哥海滨的风景画。《摩洛哥梅克内斯风景》(图14-56)作于1887年,这是一幅橙黄色调的画作,近景是沿海的古老建筑,远处呈现一片海面。画家使用大片的刮刀效果,表现建筑的质地。然而,天空同样使用刮刀,从中可以见出画家强调绘画的形式感。同年创作的《渔船启航》(图14-57)使用了鲜亮的蓝紫色,笔触十分柔和,渲染起伏的波浪,极力表达海水流动的感觉。只有在早晨才会出现这样清澈的空气,橙色的云遮蔽了太阳。海水也会在晨光中呈现紫色。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画家对于光色的追求,但并没有新印象主义的东西。
图14-56·《摩洛哥梅克内斯风景》(View of Meknes,Morocco),1887年
图14-57·《渔船启航》(Fishing Boats Setting Sail),1887年
实际上,里斯尔伯格在1886年就结识了修拉和西涅克,此后逐渐向印象派靠拢,接受了新印象主义的理论和绘画技法。较早的海景画作品可见《塞特,渔船》(图14-58),作于1892年,画的是法国的重要海港塞特港。画家试图借助这种新的方法表现早晨的大海那种波光闪烁的效果。为了尝试这种技法的新鲜感,他运用了深蓝色与浅黄色的交替来表现海洋,以及帆船齐发的状态。当然,这个时期他的点彩还显得不够大胆,传统笔触保留了一些。等到1893年《大云》(图14-59),情况大变,完全是“点彩派”的风貌了。为了强调自己的新面貌,他运用了印象派最喜欢的两种纯色:紫色和黄色,表现天海之间的关系。这幅作品似乎就是里斯尔伯格的宣言,表明自己皈依了新印象主义。
接下来的创作中,画家一直沿着这条艺术途径作画,并倾向于色彩斑斓的绘画效果。在修拉和保罗·西涅克之间,他更加倾向于后者。1896年的《阿内穆丁(泽兰)渔船队》[Fishing Flotilla from Arnemuiden(zeelande)],1900年的《低潮的安布利特海滩》(图 14-60)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20世纪的开始,里斯尔伯格的点画法变得更加轻松,但开始回到现实主义的表现,1901年《沙滩上的年轻女子》(图14-61)显示出这种变化。等到1910年左右,画家开始放弃“点彩”,他用的颜色更鲜艳,对比度也更强烈。画家似乎受到了后印象画派的影响,在绘画中运用光和热。这一个时期,他喜欢描绘海边的松林,运用较长的笔触,1905年《卡瓦里松树下沐浴的女士》(图14-62)上显得尤为突出。
里斯尔伯格骑着自行车,在海勒斯(Hyères)和摩纳哥之间的地中海沿岸旅行,他在圣克莱尔(Saint-Clair)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建筑师奥克塔夫·范·里斯塞尔伯格为他建造了一座住宅,画家于1911年之后居住于此,与布鲁塞尔的艺术界越来越疏远。在这里,他继续绘画,主要是地中海沿岸的风景。
1913年的《贝纳特角》(Cap Bènet)运用了一些点彩派的手法表现海面,整体上开始恢复到传统的画法。印象派的光色依然充斥着作品的精神。1916年《地中海边的松树》(图14-63)洋溢着地中海强烈的阳光,画家将自然与主观色彩融为一体。1925年《在高大的松树下》(Beneath the Large Pines)与1926年《海边松林的游泳者》(图14-64)是1905年系列松树作品的延续。在里斯尔伯格的后期,酷爱红色,喜欢将岩石和土地画成暗红色,年轻的女子在树下休息,成为老年画家的一个理想图式,其中洋溢着艺术家的激情。
在比利时活跃着一批印象派的海景画家,成就较大的还有乔治·莱门,阿尔弗雷德·威廉·芬奇,他们以新印象主义的画风而闻名。
图14-58·《塞特,渔船》(Sete,Fishing Boats),1892年
图14-59·《大云》(Big Clouds),1893年
图14-60·《低潮的安布利特海滩》(Beach at Low Tide:Evening),1900年
图14-61·《沙滩上的年轻女子》(Young Woman on the Sandy Shore),1901年
图14-62·《卡瓦里松树下沐浴的女士》(Bathing Ladies under the Pine Trees at Cavalière),1905年
图14-63·《地中海边的松树》(Pine by the Mediterranean Sea),1916年
图14-64·《海边松林的游泳者》(Bathers under the Pines by the Sea),1926年
【注释】
[1][德]英戈·沃尔特,《印象主义艺术》,王绍祥等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8年版,第446页。
[2]格拉斯哥画派是英国美术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动于格拉斯哥。包括两个不同的群体。第一个群体亦称“格拉斯哥男孩”,活跃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反对学院派艺术,提倡外光写生,将印象主义引入苏格兰,描绘当地自然风光,其风格接近新艺术运动。
[3]20世纪初,英国的一个由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组成的团体,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邓肯·格兰特、克莱尔·贝尔、E.M.福斯特,他们每周在某位成员的家庭花园中雅集,他们的艺术观和审美趣味对于西方文化产生影响,甚至通过留学生传播到中国。以徐志摩、凌叔华、陈源为代表的“新月社”便是步其后尘。
[4]“卡姆登团体”是英国美术史上出现短暂的艺术流派,受后印象派的印象,他们以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现实主义场景,画风色彩夸张大胆,富于装饰性。
[5]纽林学派,松散的英国艺术家社团,活跃于19世纪末纽林地区的可尼希渔村。
[6][德]英戈·沃尔特,《印象主义艺术》,王绍祥等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8年版,第478页。
[7][德]英戈·沃尔特,《印象主义艺术》,王绍祥等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8年版,第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