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的启航与返航

1.码头的启航与返航

洛兰的海景画的主要场景是在海港码头,这些码头看上去并非现实中的码头,而是遥远的古代遗迹,或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传说地,或是《圣经》故事发生地,还有其他的神圣之地。这里有高大雄伟的宫殿建筑临海而建,巨型的帆船停泊在海面上。画家笔下的海永远是波平浪静,从不表现大海的风暴。所以,他的海景画具备一种戏剧场景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对于光线的追求,被洛兰巧妙地运用到太阳的光照。所以,他的画面总是处于早晨和夕阳西下的傍晚,并加以强化与美化,造成剧场风格。

《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图6-1)作于1641年,取材古代欧洲的一个著名宗教传说。圣乌苏拉是一位公主,她的父亲顿诺尼亚王国的国王要求她嫁给异教徒总督梅里雅达克,随她一起出航的有11000名贞女侍者,途中遇到一场风暴将航船带到了高卢港口,乌苏拉和侍者一起前往罗马朝圣,并说服教皇和主教加入她们,却在被围科隆,惨遭屠杀,乌苏拉和侍者们殉难。这则传说在流传中有诸多变体,文本在演变中也越来越匪夷所思,但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成为殉道者的一个形象。洛兰借助这个悲剧故事,描绘主人公临行前的场景:初升的太阳将海港映照得如诗如画,仆人在搬运行装,乌苏拉和侍者从右侧的圆形门廊中鱼贯而出,旗帜下的乌苏拉身穿红色长裙,身后由孩童托起裙摆。在逆光效果下,远处的三桅帆船显得有些朦胧,极好地渲染了海滨晨光。

1648年的《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图6-2),也描绘一个登船的情节。《圣经》记载,公元前10世纪古国示巴女王带了礼物去耶路撒冷拜见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画中的女王穿红上衣,深蓝斗篷,头戴金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登船。将太阳本身作为光源纳入他的画作中具有创新性。1638年的《圣保罗·罗马纳在奥斯蒂亚的登船》(Embarkation of St.Paula Romana at Ostia)描绘使徒圣保罗被流放启程的场景,而奥斯蒂亚是古罗马时代的一处著名的海港遗址。

将这些遗址进行还原,成为洛兰创作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当然这种努力经常出于自我的想象,而想象却是十分有限的,不免出现一些重复,这属于巴洛克绘画的明显特征。

洛兰的慕古情怀是毋庸置疑的,他特别怀念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代。仅从这一点就不能否认他的海景画属于虚幻和浮夸的艺术,1638年创作的《美第奇别墅的港口》(图6-3)是追忆美第奇家族的鼎盛,并盛赞这个家族对于文艺复兴的特殊贡献。

美第奇家族是一个名叫阿伟拉多的骑士的后裔,在8世纪,他为查理曼攻取了伦巴迪亚区。美第奇家族传说记载了阿伟拉多杀死巨人拯救家族和邻人的故事。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心脏是佛罗伦萨,而美第奇家族统治了佛罗伦萨断断续续长达三个世纪。其中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家族对于艺术家的直接支持,使得那些杰出的艺术家获得了创作的物质保障,那些光辉的艺术作品,许多都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或者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作,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的藏品,也是这个家族的遗产。前文所述2023年6月在上海东一美术馆的展览《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其作品正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画作描绘了家族的一个码头,在晨光之中,忙碌着装载货物。不难看出,洛兰的海港系列,带有某种雷同化的倾向,这是巴洛克艺术的局限,但画家将海港景观刻画之细微,具有相当的开拓意义。

图6-2·《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1648 年

图6-3·《美第奇别墅的港口》(Port Scene with the Villa Medici),16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