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本插画中的马可·波罗与圣马可海湾

3.手抄本插画中的马可·波罗与圣马可海湾

苏维托尼乌斯作品的手抄本,来自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与米兰维斯孔蒂家族的图书馆。此前,它是弗兰切斯科·彼特拉克的藏品。[4]

欧洲大陆被海洋包围着,必须通过它与世界交流。因此,制海权具有决定性地位。自从中世纪前期,许多的城市,尤其是阿马尔菲(Amalfi)和威尼斯,发展出了和君士坦丁堡、埃及的开罗和亚历山大的关系,并加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商业活动,成为国际商品交换中不可或缺的中间商。11世纪,中欧的城市成为商业革命的主导方,并在政治舞台上成了决定性的角色。这一现象在意大利尤为明显,其标志就是于11世纪末期出现在阿尔卑斯山脉到特韦雷河(Tiber)之间的由商人精英统治的城邦国家。

整个中世纪,威尼斯共和国都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地中海沿岸的黎凡特和东欧,渴望垄断极其有利可图的香料贸易。自1084年出现在君士坦丁堡之后,威尼斯人就蜂拥而至,还导致了第四次十字军(1202—1204年)篡夺拜占庭和爱琴海地区。他们将霸权保持到了1261年。《马可·波罗游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一次远航,记叙了他们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和游历元代中国的旅行。

图3-10·《可汗传奇》(Li Livres du Graunt Caam)手抄本插图

这幅著名的1400年左右的英格兰细密画,描绘的马可·波罗从威尼斯的圣马可(Saint-Marc)湾起航去远东地区的场景。来自马可·波罗的《可汗传奇》手抄本(图3-10)。画面带有明显的东方气息,海面与运河上,大型船舶与白鹅同游,且体型相当,岸边的建筑与人物比例夸张,探险家正登上一艘小船。这幅画是一位英格兰泥金装饰艺术家所作,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依然可辨,圣马可大教堂和四座铜马雕塑,教堂旁的威尼斯总督府,以及码头的圣马可雄狮雕塑,海边的岩石呈现中国园林的状态。整幅作品线描填色,光彩艳丽,充满童话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