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向立体派的过渡:保罗·塞尚
保罗·塞尚在19世纪末印象派和20世纪初的立体派之间架起了桥梁。尽管在塞尚的作品中,这种桥梁的作用尚不足够明朗,但画史中的定位却是十分确定的。所以,很多情况下,艺术家的地位还在于他当时当地的实际生活与艺术交流,这往往是历史中的一些空白和模糊的地方,也给后人提供了研究的空间。马蒂斯和毕加索都说过塞尚“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又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1]
保罗·塞尚出生于普罗旺斯的艾克斯,父亲作为一名银行家,为他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和遗产,这是塞尚不同于其他画家的独特之处。1852年,塞尚进入艾克斯的波旁学院,在那里,他与较低年级的埃米尔·左拉以及巴普蒂斯汀·贝利成为朋友,这三位朋友后来被称为“三密友”。青年时期,他遵照父亲的意愿,就读于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院,兼修绘画课。1861年前往巴黎。当时的左拉鼓励他做出这一决定。
塞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作为印象画派的成员,而是在艺术审美和视觉的理论探讨上超越了同代人。他总是寻找到更加富有概括性的绘画表达,将自然形态简化为几何要素:用圆柱体、方形体、球体和圆锥体来看待自然。促使他以图形方式探索并呈现视觉感受。他对空间和体积建模新方法的兴趣源于他所处的时代对立体视觉的流行,以及希波利特·泰恩的伯克利空间感知理论的引领。
19世纪80年代初,塞尚稳定了他在莱斯塔克的住所,留下了一批海景画。塞尚参加过两次印象派画展,在1877年的第三次印象派画展之后就独立行事了。1895年,巴黎商人安布罗斯·沃拉德为他举办了首次个展。塞尚经常在远离巴黎的普罗旺斯作画。海景画是他涉及的一个题材,浴女形象成为画家的一个重要符号,与雷诺阿不同的是,这些浴女的背景大都是在树林里或者溪流池塘的岸边,他的理想是将女人放置于一个隐秘的环境。他的《大浴女》深深地影响了马蒂斯,而马蒂斯将环境置换成海滩。
绘画史一直将塞尚确定为立体派的先行者,认为塞尚对几何简化和光学现象的探索激发了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等人对同一主题进行不同艺术观念的实验,以此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立体主义作为一个现代艺术运动和画派,他们声称:“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2]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他们力求组织几何化的结构,以此替代传统的视觉画面。虽然保持一定的具象性,却不再属于写实主义的风格。
从塞尚早期的海景画看,没有明显的风格倾向,但已经显示出他对于海岸风光题材的熟练把握。1864年的淡彩画《海景》运用大面积的留白,表现了一个平静的海湾。
塞尚大部分海景画,创作地点都在埃斯塔克海滨,这是塞尚一个重要的居住地。埃斯塔克属于马赛的区域,一个古老的渔港,以捕鱼和制陶业而闻名,在19世纪的中晚期演变成为一个旅游度假区,并引来了一些艺术家采风,激发灵感,其中多数是印象派的画家,塞尚是其中之一。从塞尚关于埃斯塔克海滨的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发生之前的一些迹象,特别他对于海岸建筑的几何形概括,给予毕加索们一些有益的启发,当然塞尚自己并没有进入这个实际的阵营。立体主义画家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像”的绘画语言,即把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像,结合在同一形象之中。如果认真观察塞尚作品里的建筑物,那种有趣的错落或许带有某种主观性的设计。
《从埃斯塔克看马赛海湾》是画家从海边的山巅上俯视海面的视角,也是塞尚习惯的一个写生角度,他不像同时代的画家那样着力表现天空,他总是将海面安排在中心地位,占据更多的空间,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可能俯视海面的制高点。作品的近景描绘出埃斯塔克沿海的一些作坊,应该是制陶厂的所在地,那些高大烟筒林立,正是窑厂的标志。这些建筑以几何体的形态出现,看上去有一点呆板,恰是画家的一种探索。在不同的条件下,他会强化几何化的程度。
1878至1879年所作《埃斯塔克的大海》(图13-1)与《埃斯塔克,树木间隙中的景观》是塞尚海景画另外的一个图式:在茂密的树林间隙中观察大海。画家的视点不仅处在一座山峰的制高点,而且有树林的一种隔离,这种隔离状态造成空间的距离感,达到一般的透视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期的作品,画家做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他努力尝试物体平面化的处理效果,走向一种设计感。房屋建筑周边的树林和灌木也是简化的,以深浅绿色表明树木的前后关系,具备了一种整体性和装饰效果。海面是塞尚十分重视的一个表现主题,看上去画家只是采用了平涂的方法,根本不去表现海上的波纹、浪花、倒影和潮汐,他甚至很少用帆船在海面上点缀。这是塞尚的简化处理,但是,这种简化的海面看上去又是厚重的,感觉到海洋的幽深和无限。塞尚在描绘海面的时候,并非简单的平涂,他是经过多层涂抹的积淀,从而形成色彩的叠加,呈现出这样的丰富与深厚,富有分量感。
图13-1·《埃斯塔克的大海》(The Sea at L’Estaque),1878—1879年
图13-2·《东部的埃斯塔克海湾》(The Bay of L’Estaque from the East),1882年
图13-3·《从埃斯塔克看马赛海湾》(The Gulf of Marseille Seen from L’Estaque),1885年
1882年塞尚画了一批埃斯塔克海滨的海景画,包括《东部的埃斯塔克海湾》(图13-2)和《埃斯塔克的悬崖》(Cliffs in L’Estaque),前者以树林与海面之间的对角线构图,山坡的泥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金黄色,与紫蓝的海面形成补色关系,红色的屋顶在树林与海面的交界处格外醒目。画面的光感极强。《埃斯塔克的岩石》的主体是大片的岩石,这是一个仰视的角度,将海面设计在画面的顶端,只是那么一抹海色。
次年的《埃斯塔克的景观》(View of L’Estaque)是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在色彩上加强黄色与紫色之间的关系比较,这是印象派画家最喜欢的两种色彩,因为这两种色彩最能表达阳光与海洋的面貌和韵味。
再到1885年的埃斯塔克海滨,这是塞尚海景画最为密集的创作时间段,他的取景和色彩表现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埃斯塔克看马赛海湾》(图13-3),构图上还是采用了俯视的开阔的海面,树木作为近景隔离之下的海面,这样两种形式,海水依然是幽深而厚重的色彩,海岸建筑更加倾向于立体几何式的组合。如果要区别前后之间的差异,1885年的画作对于阳光下的海面更喜欢深蓝色的表现,偶然出现前期的紫色,似乎在尝试色彩的对比效果,见《埃斯塔克的红屋顶》(图13-4)。一般来说,画家用紫色表现晨昏的色彩,用蓝色表现中午前后的海洋,这种色彩的变化,一眼就可以辨识作画的时间。塞尚的海景画只是以此作为消闲,他并没有像莫奈和新印象主义那样去研究光色的细微变化。
塞尚的海景画没有人的出现,这或许是他的一个重要特征。
图13-4·《埃斯塔克的红屋顶》(L’Estaque with Red Roofs),18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