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演变:走向“点彩”

1.风格的演变:走向“点彩”

西涅克早期就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他热衷于莫奈,色彩和笔触都有所模仿,直到1885年的海景作品,依然可以看到莫奈式的“印象”。早期作品诸如1883年《贝森港的一个悬崖》,大对角线的构图,画出了色彩斑斓的海面与崖壁,每一笔都是放松自然的;1885年《圣布里亚克,莱—贝切特》(图12-10)、《圣布里亚克,莱—切沃尔的标识》(图12-11),可以看到印象派的格调,正像莫奈一样,喜欢渲染水的波纹,以蓝绿色与粉白色相间,灵活多变的笔触表达水色的反光效果。这一时期,西涅克在理论上接受了点彩派,但在进入实践状态的时候,依然保持了印象派的艺术感觉。

图12-10·《圣布里亚克,莱—贝切特》(Saint Briac,Le Bechet),1885年

图12-11·《圣布里亚克,莱—切沃尔的标识》(Saint Briac,the marker Le Cheval),1885年

西涅克1886年创作的《费康港,日光》(图12-12),感觉到他进入了点彩派的行列,画家选择了海港的正午阳光,极好地发挥了点彩的表达效果。费康港拥有优良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挺拔的崖壁,一切在沐浴在阳光之中,灿烂而炫目,点彩获得了最佳的表达。不过,西涅克所谓“点彩”,是在平涂基础上的点彩,呈现太阳反光的强烈,尚不能运用点彩直接塑造形象。这可以看作是画家的过渡期。如果将时间推到19世纪90年代,发现西涅克已能够熟练使用“点子”笔触完成所有的物像描绘。

1891年《孔卡诺港的赛船会》(图12-13)和1892年《井台汲水的女人》(图12-14)可以看到西涅克对于点彩的圆熟运用,以及这种绘画技法带来的艺术效果——刻板的装饰风格,这是理性思考与实验留下的影子。

图12-12·《费康港,日光》(Fecamp,Sunshine),1886年

图12-13·《孔卡诺港的赛船会》(Regatta in Concarneau),1891年

图12-14·《井台汲水的女人》(Women at the Well),18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