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的天光:暴风雨和海难
与巴洛克海景画不同的是,韦尔内不仅描绘诗情画意的温馨场景,还擅长表现海洋的暴风雨和海难事件。但是,韦尔内的海难绘画不同于前辈的“海事风景”,他并不记录具体的海难事件,而是一种画家个体的艺术创作,所以就具备较强的个性化。
韦尔内绘画里的海难就像他的海岸篝火一样,必定设定一个光源,他经常运用夜空中的闪电,这瞬间的闪光,从云层中照射在海面上,将一些惊恐的场面显现出来。
可以看出,画家不喜欢深海的表达,或许他没有类似的经历,所以,他的海难事件总是发生在海岸,在那种礁石嶙峋和悬崖绝壁的海岸。
图6-11·《风浪中的沉船事件》(A Shipwreck in Stormy Seas),1773年
图6-12·《海难》(Shipwreck)
1773年所作《风浪中的沉船事件》(图6-11)和《海难》(图6-12)都是表现夜间暴风雨闪电的画面。韦尔内在构图上有一个习惯,他喜欢将天空的光源设置在右侧,光线照射的方向自右上方朝着左下方照射,就像舞台的聚光一样,洒落在左下方的主要人物身上,而海难的场面陈述就在这里呈现。《风浪中的沉船事件》中触礁的帆船在近岸倾倒,逃难和救援的人们集中在右下方,船员们搬运着贵重的皮箱,抬着死去的同伴,奔向海岸。
韦尔内擅长画水,他不仅能够描绘波涛的激荡,而且致力表达海水的透明感。他借助于闪电所带来的逆光效果,将海水的晶莹、明亮、透彻的质感充分地呈现在画面上。在最左侧的崖石上,海浪回旋,卷起的浪花如同飞雾,海水从礁石上回流下来,在逆光中产生的水色,其中隐含着画家对于海水形态与质感的观察研究以及色彩表现。《海难》中,画出了同样精彩的效果,但这幅作品重在表现船员逃生的经历:船已经下沉,狂风已经将帆布撕扯成碎片,船员爬到了桅杆上,沿着桅杆的绳索溜至浅海滩上。岸上的船员奋力拉拽绳索,以便桅杆更加接近海滩。
并不是所有的海难都是雷鸣闪电的夜晚,在更多的情况下,天空中出现奇怪的光照,暂且称之为“天光”吧。《弗吉尼亚之死》(图6-13)就是这样的橘红色的天光,将海滩映照成一片恐怖的气氛。豪华的三桅帆船在近海倾倒,身着红衣裙的弗吉尼亚平躺在海滩上,天光将她的身体映照得亮丽。两位船员在惶恐中呼喊,山崖上赶来的渔民在奔跑。
1760年所作的《礁石海岸的风暴》(图6-14)表现了白日里的海难事件,这是一个乌云漫天的气候,白昼如黑夜的天气。然而,云层的间隙透出阳光,洒落在海边的山崖上,照亮了一艘救生艇和逃生者。山崖顶部的三位施救者在呼喊,手中拿着绳索,准备抛向小船。天光的出现,给予画面以精彩的舞台效果。
《沉船》(图6-15)描绘了暴风雨刚刚平息的特别时刻,太阳从云层中露出刺眼的光芒,映照着海岸上营救的人群。
《海难》(图6-16)以及韦内尔晚年所作的《海滩上的人影在海难中逃脱的暴风雨的海岸景色》都属于同类作品。韦尔内用绿色、黑色和棕色表现着汹涌的浪涛,在暗色调的衬托下,幸存者身上鲜亮的衣着显得格外醒目,而远处晴朗的天空则给这些幸存者们投下了希望的光芒,一时间,风声、雨声、呼喊声,甚至一丝海风的寒意,全部由画作传递而出。
图6-13·《弗吉尼亚之死》(Death of Virginia)
图6-14·《礁石海岸的风暴》(Storm by a Rocky Shore),1760年
图6-15·《沉船》(Shipwreck),1759年
图6-16·《海难》(The Shipwreck),17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