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纯粹的海景画

4.纯粹的海景画

弗里德里希创作出优秀的海景画,那种省略人物,或者人物不再占据主要位置的画作,依然是抒情风格。弗里德里希将他的“月光曲”坚持到底,海景大都是在月光的笼罩下。作品包括1836年《因月亮而闪光的海岸》、1824年《月光下的北海》、1827—1828年《夜晚港口的帆船》。画家笔下的海面总是平静的,也总是阴郁的。

弗里德里希对于光线特别敏感,所以就制造夜晚或者傍晚的情景,让夕阳和月光在云层微微显露,光线由此得以控制。比如在晚年创作的《因月亮而闪光的海岸》(图8-21),云层里微微露出一点月亮,在平静的海面上反射出一条雪亮的细长的海平线,并构成近景礁石间曲折的反光,中景的两艘帆船将海平线分切。这幅作品与其说是海景的表达,倒不如说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探讨。毫无疑问,弗里德里希是一位操控光线的好手,他在每一幅作品中,都是万分小心地使用落日的余晖和月亮的反光,获得最大效果的艺术气氛。

图8-21·《因月亮而闪光的海岸》(Sea Shore in Moonlight),1836年

当然,弗里德里希不可能永远生活在他的月光中,他有大量的作品再现海洋独立的面貌,这些作品摈弃了日落或月出的抒情风格。1824年创作的《冰海》,放弃了惯用的安静与感伤气氛,描绘开春季节海上冰块堆积而形成冰山,那种壮阔且骇人的自然景观。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在弗里德里希那里是罕见的,但毕竟还不是海洋的至深处,画家表达的海景依然是沿海风光。因为这种冰块堆积的自然现象的发生区域恰是在海岸。

西方的海景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岸上海景,二是海洋深处的景观。所谓“岸上海景”,源于人们的“岸上意识”,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属于陆地动物,对于海洋是一个异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