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海洋气氛的图片
世界地图和海图用意在于表现海怪形体的造型,但很少涉及海洋本身,在海图的制作者看来,海洋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各种海怪就是这个空间的代言人,它们表明了不同海域的状态。但是也会有少数的地图对海洋的水域做出形象化的描绘,包括色彩和起伏的波浪,其绘制之精细与气氛的渲染达到绘画作品的高度。
比如1477年版托勒密《地理学》(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博洛尼亚抄本中的欧洲地图中的巨鱼和海怪(图3-23)。这个画面对于海洋的描绘使用了线描的手段,表现海浪的汹涌激荡,可以看出,欧洲的线描海水与中国古代绘画的线描水流十分相似。在规则的线条排列中又注意到一些变化,包括船桨入水处泛起的细小波纹。此外,在描画这些烦琐的线条的时候,基色是蓝绿色的,预留了线条的间隙为黄绿色,成为波涛的高光。看上去十分厚重,表达出海水的幽深感。
另外的一幅作品是《约拿与海怪》(图3-24),描绘的是《圣经》故事,先知约拿在海上的时候,有一次违背上帝,上帝让海神掀起巨浪,约拿被大鱼吞入口中三日,在鱼腹中向上帝忏悔,之后复生。实际上,风暴向乘船人索要生命,是约拿让众人将他抬下船,抛入大海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场面。图见奥尔泰柳斯《寰宇概观》中的圣地地图。该图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海洋的浩瀚无边,近处波浪滔天,波纹愈远愈细,帆船与人物也表现得真实自然。
图3-23·1477年版托勒密《地理学》博洛尼亚抄本中的欧洲地图海域局部
图3-24·1570年版《寰宇概观》中的圣地地图《约拿与海怪》
图3-25·1582年版《狩猎、捕鱼和打鸟图》中的《捕鲸图》
最具现代绘画观念的海洋绘画当属彼德鲁斯·普兰修斯和若阿内斯·凡·德特坎姆所设计的世界地图,时间已经进入文艺复兴的晚期。这幅地图以海怪形象的精致而著称,多次再版,流传甚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镶嵌了一幅完整的海洋绘画,在此命名为《捕鲸图》(图3-25),选自汉斯·博尔和菲利普·加勒1582年所作的《狩猎、捕鱼和打鸟图》(西北大学,迪灵图书馆),其中包括了船只和人物,以及各种海洋生物。这是一幅完整意义上的海洋绘画,还在于它将近代绘画的透视与比例关系,近景与远景的处理,海平线与天空之间的关系。近景中的船只与鲸鱼在水中溅起水花和波纹,捕鲸人手持梭镖投向鲸鱼,鲸鱼身中数枪,在挣扎。远处的一头鲸鱼已被捕获在岸,捕鲸人骑在它的身体上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