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弗勒尔港与信号灯塔系列

2.翁弗勒尔港与信号灯塔系列

1886年,修拉前往翁弗勒尔港(Honfleur)旅行写生,翁弗勒尔位于法国西北部勒阿弗尔的对面,是一个美丽的诺曼底渔港,这里有千年以上的航海史,有古老的灯塔、码头、街道和教堂,因而成为印象派画家的聚集地。由于修拉在军队服役期间对于军港的熟悉与大量的写生记录,在翁弗勒尔港的系列海景画里展露出他的潜质。

有的研究家注意到修拉对于灯塔在内的许多信号建筑十分感兴趣,这包括他在同一图像中对多个信号建筑的描绘,以及他在系列绘画题材之中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些信号建筑多样式的反复描绘,构成一个信号符码的累积。修拉还曾经画过多幅翁弗勒尔灯塔的素描,这使人联想到航海过程对于信号的依赖,将这些同一类型的地标进行对准,或者作出三角测量,从而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标记航线。对于航海员来说,灯塔、信号柱、港口灯等,不仅都是重要的空间标志,也是自我定位和生命的依托。

修拉一直关心人们是如何将自己置身于周围环境中并怎样应对,这也是他总怀念过往时光与处所的一个原因。像灯塔为代表的信号建筑或许在潜意识里成为画家的一个思维符号。在这样的语境中,研究修拉在翁弗勒尔港的绘画以及此后持续不断的灯塔系列,成为画家的一个海景画母题。

翁弗勒尔港海景作品包括《翁弗勒尔港防波堤末端》(图12-6)和《翁弗勒尔港》(图12-7)。前者构图依然遵照几何原则,将天海线定位于二分之一处,再将海面与地面进行等量的切分,整体画面的体量获得了一种平衡。修拉艺术思维中的科学意识与研究倾向使得他必须找到这种合乎理性的逻辑关系。灯塔出现在左侧最瞩目的位置,将船舶与港口、灯塔之间的关系做出表达。《翁弗勒尔港》同样在天海之际作出二分之一分界线,详细描绘了港口的建筑与设施,这些细节的处理全部采用了几何式的制图形式,就像图纸的“视图”,起码的透视感消失了。绘画中几乎可以找出全部的几何图形,为了强化图式化,画家去除了以往的横向“点彩”以表现海面的水波,画面所有的物体皆用细小的圆点,物体质感的差异性也随之消失。点彩派与印象派的差异性分明起来,点彩派以其理性的视觉探讨区别于印象派的感性审美。

图12-6·《翁弗勒尔港防波堤末端》(End of the Jetty,Honfleur),1886年

图12-7·《翁弗勒尔港》(Port of Honfleur),1886年

在以上画面表达的信息中,灯塔及其他信号设施成为核心内容。当读者阅读画作的时候,不得不首要接受这个显著的信息。《霍夫勒灯塔》显得更加突出。此外,还有1888年《贝辛港,信号灯和悬崖》,这是一个精于设计的画作,所谓“信号灯”,并非那种高耸的灯塔,却是微微露出海面的一个浮标信号,修拉将这样的一个信号装置作为一个绘画主题,也是对于海洋的熟悉和细微的情感表达,非普通游客能够领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