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薄弱高中现状的研究

二、关于薄弱高中现状的研究

陈如平的《解开薄弱高中发展的“死结”》对于薄弱之源进行了阐述:一是办学条件说。相对众多老牌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而言,薄弱高中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二是发展策略说。由内外部发展环境相对恶劣导致的发展视野狭窄、办学思想保守、发展思路模糊或定位不清,加上承受高考应试的压力和面对不甚理想的高考成绩,往往让薄弱高中苦不堪言、难以自拔,陷于“优质资源缺乏——管理方式落伍——高考成绩不佳——优秀生源无几”的怪圈之中。而对于如何发展薄弱高中的问题,只见到下决心大力改造等方向性规定,却缺乏实质、有效、指导性的发展策略。三是发展动力说。尽管不乏个别薄弱高中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咸鱼翻身”的成功个案,但从全国情况看,薄弱高中校长教师的士气普遍不高,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信严重不足。

邸伟娜的硕士毕业论文《农村薄弱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提到了农村薄弱高中的现状,一是学校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跟不上;二是学校领导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四是生源减少,素质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形成薄弱学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薄弱高中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它制约着整个中等教育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着普通高中整体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