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周村区实验中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学生卷)

附:周村区实验中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学生卷)

你的年级是( ) [单选题]

通过三年高中学习,你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能达到的实际结果是: [单选题]

你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吗? [单选题]

你有没有确定的专业方向 [单选题]

你对自己未来职业考虑情况? [单选题]

职业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单选题]

学校开展职业类课程重要吗? [单选题]

普通高中“有必要”开设职业类课程的理由,你会选择( )多选 [多选题]

职业课程主要分为职业通识课程、职业探索课程、职业预备课程和职业资格课程四部分,对于以上四种职业课程,在普通高中4类职业类课程中,职业通识课程是指以了解自我与职业等内容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辅导与规划类课程;职业探索课程是指让学生体验多个职业,并在较大范围内试探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课程,例如,公共关系、电子类课程等;职业预备课程是指含有某一职业入门技术,为将来择业与升学做准备的课程,例如,烹饪会计、园艺等;职业资格课程是指以获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而设立的课程,例如,车工、文秘等。你认为这四类课程对于你的需要程度是( )

[矩阵量表题]

该矩阵题平均分:2.46

我们将这4类职业类课程的学习目的归纳为“了解职业基础知识,形成职业规划能力”、“培养个人职业兴趣”、“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为报考职业院校做准备”和“为报考重点院校自主招生准备”5种。对于各种职业类课程学习目的的重要程度,你的认识是( )

[矩阵量表题]

该矩阵题平均分:4.42

你认为职业课程选择哪种开设形式最合适 [单选题]

通过三年高中学习,你的个人专业方向是: [单选题]

如果你想报考文理科文化艺术管理类,附专业说明: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出镜记者方向)、影视学(影视与传媒方向)、导演、摄影摄像等专业方向;文学类:下设戏剧影视文学(编剧)、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译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媒体理论方向)、戏剧学等专业方向;管理类:下设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济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制片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艺术教育方向)、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

你的个人专业意向是 [单选题]

如果你想报考春季高考,你的个人专业意向是 [单选题]

职业类课程与普通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对社会需求反应快、强调动手能力培养,注重社会实践,这两点就要求职业类课程的开设场所不一定仅仅局限在学校内。

因此除学校外,你愿意选择在那个场所进行上课 [单选题]

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类课程,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职业类课程开设质量的有力保障。

那么你认为职业类课程的师资最好是( ) [单选题]

综合高中是融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基础上实现彼此融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你认为我校现在创办“普职融通”综合高中的必要性是 [单选题]

2012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政策颁布以来,学校边做边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普职融通办学经验。我校的高职本科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春季高考开设了医药、财经、商贸、学前、信息、机械、机电等七个专业。目前投入建设医药实训,机械维修,机械制图,电工电子,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简笔画,形体室,钢琴室等专业教室。我校在普职融通师资方面采用本校教师转型、普职联合,高校联合,内外联合等多形式。目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整合专业师资16人,文化课教师9人,保障了教学、实训的正常运行。通过以上描述和你的了解,你认为我校进行普职融通综合高中的创办的可行性是 [矩阵滑动条]

【注释】

[1]周京树.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王颖.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类课程的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2013,05:86-93.

[3]顾建军,何应林.普通高中职业类课程开设需求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14,03:87-9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7.

[5]周京,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6]卢立涛,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D]外国教育研究,2007(4):23

[7]魏庆凤.高中阶段普职融通课程资源共享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8]余晖.英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基本经验与现实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02期(02).

[9]伊永生.我国综合高中发展可行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7—8

[10]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IOL].[2010-03-01].hup://www.chinacom.cn/policy/txt12010-03/O1/content19492625se3.htrn.

[11]刘丽群,彭李.普职融通: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C05):64-68.

[12]张泽科.普职融通:开创综合高中发展模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1 C11):68-74.

[13]刘丽群.我国综合高中发展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3 C06):65-71

[14]刘丽群、王继玲一我国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基本模式与发展现状[J].教育学术月刊,2015,(9):3-10.

[15]许译心,沈亚强.我国普职融通研究的文献综述[J].职教通讯,2016,01:10-14.

[16]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98.

[17]王越,钱卫东,张国庆,韩琼,田有伶.中职高延普职融通:建立开放多元的现代办学体制.[J].中小学管理,2011 C03):7-10.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19]顾建军,李艺,董琦.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5

[20]宁永红,马爱林.美国综合高中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5558

[21]苏鸿.广东省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探索[J/OL]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4):7-11.(2016-08-02)[2017-08-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149.g4.20160802.1011.004.html

[22]伊永生.我国综合高中发展可行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